社會新聞

報章社評節錄2.18

《蘋果日報》

憂疫情失控北京淪陷 「兩會」延期 是健康、生命重要,還是面子重要,這還用說嗎?如果讓上萬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工作人員蜂擁入京,隔離14天的措施就無法執行,一旦各代表團發生交叉感染,無異於在中共高官中投下核彈,連習近平的安全都受威脅。因此,原本堅持如期開會的就急急轉軚,官媒就一邊繼續為習近平戰「疫」、企業復工唱讚歌,另一邊就要為「兩會」停工唱讚歌。至於「兩會」延期到何時?自然是延期到疫情不再威脅北京、不再威脅中共領導人身體健康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第二條規定,會議每年於第一季度舉行,誰會在乎?

《東方日報》

多重打擊樓市勢危 速撤辣招振興經濟
其實樓市被喻為經濟大動脈,救樓市可以救經濟,只要激活市場成交,除了可以挽救死寂的地產行業,對銀行、建造、裝修、運輸及法律等相關行業都有正面利好作用。振興經濟需要多管齊下,港府有責任做牽頭羊,而且要把握時機,樓市一旦滑坡,骨牌效應難以想像,別要像抗暴抗疫般拖拖拉拉,再遲出手恐怕回天乏術。樓市辣招已完成歷史任務,也該是時候「壽終正寢」。二月廿六日便是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發表之時,港府應該在之前推出樓市救亡政策,取消辣招,救市也救人。亡羊補牢,未為晚也,林鄭別再執迷不悟,給香港人一條生路吧!

《明報》

抗疫如行軍打仗 人人須大局為重
以族群、語言為基礎,拒絕某一類族群背景顧客,是赤裸裸的族群歧視。根據反歧視法例,倘若商戶規定顧客必須操某一些語言才能獲得貨品或服務,有可能觸犯法例,平機會絕對有權調查相關投訴,甚至可以不作警告直接檢控,現在平機會先以勸喻方式「溫馨提示」,處理手法已是非常客氣。平機會強調,明白很多人憂慮疫情、對控疫措施亦持不同意見,然而際此關鍵時刻,各界更應本着理性和同理心,齊心抗疫。歧視言行絕對無助控制疫情,只會分化社會、製造矛盾,給抗疫工作拖後腿。香港作為自由開放社會,絕對不應背棄多元包容等基本核心價值、走上右翼排外民粹之路。

《經濟日報》

汲經驗以人為本 妥善接回滯留港人
要有效檢疫,須集中處理,但當前本港檢疫中心不足,若在家中檢疫,市民未必安心。政府若要徵用未入住公屋或私人設施,高官須馬上落區和市民溝通,避免出現像南韓人不滿未經諮詢就設立檢疫中心,憤而堵路事件。
其二,為減市民憂慮,港府須有高透明度,包括公開檢疫期間發病確診率。多國從中國撤僑後,法國和澳洲都曾有人出現過可疑徵狀,最後檢測呈陰性,迄今只有兩名美國人在隔離期間確診,凸顯發病率不高。
其三,政府須以人為本,不應讓被接回隔離的市民感到難堪和被歧視,要照顧他們在日本已隔離14日的情緒,提供足夠支援和關顧,讓其安心在港隔離檢疫。

《信報》

日常物資縱使不乏 欠缺良將民心難安
廁紙本是廉宜物,正常而言不可能引起竊賊垂涎,奈何香港正值非常時期,用以阻隔病毒的口罩固然十分渴市,坊間也流傳廁紙缺貨的消息,人心虛怯導致連日皆見排隊搶購熱潮。除了口罩和廁紙之外,其他日常物資例如米和麵同樣有被大舉「掃貨」的趨勢,部分超市十架九空;未必一定是缺貨,有時只是店員來不及上架補充,但已反映銷售速度甚高。
口罩嚴重供不應求乃不爭的事實。廁紙呢?按照生產商和銷售者的講法,廁紙貨源充足,市民根本沒有必要囤積,至於柴米油鹽,亦是不愁斷糧斷炊。弔詭的卻是,民間依舊膽戰心驚,如無意外,那三名打劫廁紙的匪徒正正是受到此等「物以罕為貴」的情緒影響之下犯案。

《大公報》

包機接人顯溫暖 隔離防疫真考驗
大家都看到,政府設立隔離營及檢疫中心阻力重重,任何一個選址都遭到反對聲音。“鄰避思維”不難理解,但如果人人都這樣想,各個區都拒絕,高風險人士只能被迫全部居家隔離,但誰也無法保障能否嚴格落實。因此,人人求自保的結果,很可能是人人受害,形成“攬炒”之局面。所以說,支持建立隔離營不是舍小我、成大我,而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守望相助,是社會共贏。
以香港人的文明質素,決不至於那麽自私。問題在於那班反對派政客“借疫發揮”搞搞震,將疫情視為打擊政府、爭奪政治籌碼的良機,一方面指摘政府“封關”不力,一方面破壞政府的防疫努力;一方面作“為民請命”狀,一方面阻撓設立隔離營。有道是,“人是你,鬼也是你”。

《文匯報》

中資企業保供應紓財困 彰顯中央對港關心支持
疫情發生以來,在港中資企業全力保障本港生活物資供應。華潤、招商局等企業員工冒風險,無畏無懼,保持輸港物品供應鏈運作正常,除了保障口罩等衛生防護用品供應外,更緊急調配大米、活豬等物資供港,供應量更高於正常情況;粵海集團加強供港水質監測,確保疫情期間「零事故」,為港人提供安全水、放心水。作為本港金融業的龍頭之一,中銀香港第一時間推出「還息不還本」等金融服務支持措施,在業界起到示範作用,引領很多其他銀行跟進:中銀香港、工銀亞洲、建行亞洲、農銀香港、信銀國際等中資銀行,主動為受疫情影響的客戶推出多項貸款融資支持措施,共同應對經濟下行風險,帶動本港金融業共同為中小企和市民減輕負擔、渡過難關。

《南華早報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rus impact proves unhealthy for world that relies on visitors
Nevertheless, with Covid-19, there is still a high degree of uncertainty. Sars was quickly contained and visitor numbers bounced back within weeks. The scale of the Covid-19 crisis, severity of travel restrictions, far bigger number of mainland tourists involved and greater reliance on them by communities mean the reversal this time could last longer and be more economically devastating. Horizons should perhaps be broade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