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

報章社評節錄12.18

《蘋果日報》

Go ahead, China!
擺在眼前的事實是,以「中國人」為身份認同的大都是年長一輩,往下去其數目只會越來越少。相對之下,以「香港人」自居的年輕人將越來越多。他們不認同悖逆世界潮流的專制政權。即使催淚彈、橡膠子彈、布袋彈、水炮車……能「止暴制亂」於一時,卻不能叫他們歸心。有舉世最先進的人工智能之助,大陸無疑能透過無孔不入的「社會信用系統」化香港為新疆,變駐港部隊軍營為替年輕人洗腦的「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然而彈丸之地,到處「教培中心」,「亞洲的世界都會」還像個甚麽樣?再者,年輕人知多見廣,他們的腦袋輕易又清洗得來?

《東方日報》

金融中心變破船 走資成風難逆轉
經濟起跌有周期,按常理只要維持投資環境便有反彈機會,可是今次香港並非面對普通的經濟周期調整,而是夾雜多重政治因素,中美貿易戰、中港關係,以及香港內部穩定,這些都是不斷躍動的變數,任何一個經濟專家都無法判斷,中美談判雙方亦不能肯定中長期局勢演變。唯一肯定是美國不會輕易放棄香港作為貿易戰籌碼,不斷在此興波作浪,香港政府無力招架,中央自顧不暇,本地投資環境太犯險,外資流往亞洲其他金融中心,短期內難以逆轉。

《明報》

失業上升市道待振興 唯盼聖誕佳節享安寧
暴力烈度和規模有所下降,不代表暴力威脅已經消除,更不代表暴力不會復熾。雖然港鐵宣布將一如往年,在平安夜和除夕夜提供通宵服務,方便市民歡度節日,惟同時亦補充,屆時會因應實際情况,有需要會「調整列車和車站服務」,確保公眾安全。社會動盪未止,香港單車節及美酒佳餚巡禮等多項盛事相繼取消。旅發局原本希望,除夕倒數煙花匯演可以如期舉行,然而最終也要取消,各區多個大型商場除了大減聖誕裝飾,也取消除夕倒數活動。

《星島日報》

中央助澳拓新路 港宜增憂患意識
中央在國家發展策略方面,盡量避免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籃子裏,繼珠三角後又有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各市各擅勝場,今年八月還發出支持深圳到世紀中葉成為「全球標杆城市」,這些發展目標,令各地區、各城市之間既有競爭又有互補。雖然澳門股市如何發展仍屬未知數,但香港在享受國家各種政策優惠時,亦須增加憂患意識,減少內耗,好自為之。

《經濟日報》

失業惡化旅客勁減 政府須保安心消費
政府4輪紓困措施減中小企負擔本意良佳,但作用有限,商家始終希望可以如常做生意,經營才有出路。而有生意,就會請人,能改善就業,是最好的民生紓困方法,故政府應集中力量營造及保障安心消費的環境。在這方面,警方既要蒐集情報,有針對性地打擊破壞行為,亦要加緊部署軍裝人手在消費區巡邏,起一定的阻嚇作用,保障商戶權益。

《信報》

彈劾舞劍志在大選 兩黨算盤皆打不響
項莊舞劍,志在沛公,民主黨對於是否成功透過彈劾把特朗普罷免不太計較,在乎的是過程中損害其選情,可是到目前不見得產生效用。假如民意支持度的膠着狀態持續下去,始終在位的特朗普相對有利,爭取連任看高一線。如此一來,估計中國領導人樂觀其成,俗語有云,做生不如做熟,哪怕特朗普怎樣難纏,但這樣的對手畢竟是舊相識,貿易談判之類的問題毋須跟陌生的新總統再磨合。站在北京角度,兩害相權取其輕,美國民主黨比共和黨更反華,《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正是由民主黨催生,倒不如讓特朗普再當四年白宮主人。

《大公報》

國產航母服役是大國崛起象征
無可否認,中國航母與美國的航母技術、噸位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中國有了第一艘國產航母,就會有第二艘、第三艘,中國擁有後發者優勢,趕超世界一流只是時間問題。最重要的是,中國發展航母是為了自衛,而不是稱霸,沒有必要同外國展開軍備競賽,但我們必須而且有能力打造一支可以護衛國家安全、令群狼不敢窺伺的強大海軍。

《文匯報》

澳門社會持續穩定夯實繁榮基礎
社會和諧穩定,才能保障經濟發展、民生改善,這是任何國家地區發展的基本規律。而在「一國兩制」下的澳門,要保持社會和諧穩定,就要全面準確實踐「一國兩制」,按照憲法和基本法施政。早在2009年,澳門就制定《維護國家安全法》,率先履行基本法第23條規定的憲制責任;2016年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對香港基本法第104條作出解釋後,澳門未雨綢繆,主動修訂立法會選舉制度,增加「防獨」條款;2018年頒佈《澳門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行政法規,設立由行政長官任主席的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2019年1月順利完成對本地立法《國旗、國徽及國歌的使用及保護》的修改,切實維護國家象徵和標誌的尊嚴。正如習主席稱讚:「澳門在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維護國家安全和統一方面樹立了榜樣」。

《南華早報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Official poverty line is far from perfect
Officials are adamant that poverty-relief measures are effective, but the poverty line may not be a good tool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public as it cannot reflect the effectiveness of policies in full. That raises questions about whether it is a good tool for assessment. If the existing approach cannot reflect the situation in a meaningful way, an overhaul should be considered.

The pressure on the government will only increase as more people retire and become officially poor in our rapidly ageing society. A more targeted approach is needed so that those with genuine needs are not left 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