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

報章社評節錄11.25

《蘋果日報》

聽到三百萬人的民主呼聲嗎!
過去五個多月的「逆權運動」為何越鬧越兇,為何參與的人越來越多,抗爭的力度越來越激烈?歸根究柢是因為北京及特區政府沒有及不肯為港人的自由與權利提供制度上的保證,不肯讓港人真正管理自己的事,繼續在想以各種手段加強控制,導致一國兩制特別是香港的一制扭曲變形,任由北京及她的傀儡操控。市民經過反送中惡法一役已清楚明白,只要政制不作重大改變,特首仍然只按北京的指示辦事,建制派只看北京的臉色投票,那「送中條例」不久之後就會捲土重來,其他惡法包括二十三條立法、禁蒙面法會陸續到來,只佔立法會內少數議席的泛民主派想擋也擋不住。

正是基於這樣的憂慮,市民特別是年輕人寧願付出重大的代價包括受警暴殘害,包括面對長期牢獄生涯及前途毀壞也堅持要繼續街頭抗爭,甚至是激烈及正面的跟警隊抗爭,以示不接受政府無理的決定,以示不屈服於政府的暴力威權下。也就是說,一日不讓政改朝真普選大步邁進,市民及青年一代絕不心服,絕不會放下心來,各種各樣的抗爭也不會真正停止,香港將無法回到昔日的穩定。

《東方日報》

房署消防鬥卸責 民怨怒火隨時爆
房署敷衍塞責也就罷了,消防處也是一路貨色才最令人膽戰心驚。麗翠苑發生多宗火警後,屋苑的消防隱患暴露無遺,惟消防處救完火就當無事發生。須知道,屋苑消防設施是否符合法例要求、走火通道是否暢通無阻,統統都由消防處監管,並由該處簽發證明。儘管新屋苑的消防設計不可能不符法例要求,惟事實是有大量雜物阻塞通道,且已發生多宗火警,難道消防處無責任警告相關管理公司嗎?早前沙田豐盛苑發生奪命大火,導致一名年輕女子死亡,事後揭發樓層消防喉轆無水,而消防年檢不久前才完成,消防處是否失職令人疑問。悲劇一宗都嫌多,難道血的教訓還不深刻嗎?

《明報》

審時度勢執行力強 安倍晉三成就奇蹟
為政者未必能夠制定出毫無瑕疵的政策,更多時候是取決於執行力。安倍的政策往往都有爭議,比如何時推出削減企業稅和提高消費稅。但推行一項政策不但要估計到利益相關方的矛盾和共性,還要有一個強而有力的團隊去推行,安倍在任內6次改組內閣,就是要保證他的團隊,是能夠跟他同心同德去推行政策的。改組內閣,既是檢討某個重大政策不能順利推行導致的後果,也是為推行新的政策所做的人事準備。為政者總不能將自己變成「孤家寡人」,再好的政策,單人匹馬是無法推行下去的。

《星島日報》

區選雖和平 「止暴」難樂觀  
不論選民所持政見如何分歧,但有一共通點,就是願意用選票代替拳頭,以和平、合法、理性的民主方式表達自己的政治意願。所以昨天投票人數雖然如此多,輪候時間如此長,但是整日選舉基本上都維持良好秩序,與選舉前幾天的到處暴力破壞和堵塞交通有天壤之別。如果大家能繼續採取這方式解決爭議,摒棄暴力違法活動,將有助紓緩社會政治矛盾,故各方應把握這個契機,積極製造「止暴」條件,希望可逐步走出動亂漩渦。

《經濟日報》

區選投票創新高 和平參政遏暴力
市民更要明白,高投票率是好事,但民主並不是投了票便算,不是表達了態度就完事,市民要持續監察和督促當選區議員,實心工作,交出政績,防止他們利用職權及資源作政治鬥爭,或僅利用為晉身立法會或特首選委的踏腳石,在社區事務卻不作為,如發現這些劣績的區議員,應超越政治立場的利益,盡快公開其劣行,作出譴責,阻截劣質區議員未來從政之路。此才是我們選民真正落實公民權利與責任,篩選好人才,促進社會前行的方法。

《信報》
盼「選票海嘯」引領香港回歸理性對話
香港現在是國際博弈的重要一環,甚至為中國與西方國家的「文明衝突」帶來變幻莫測的影響,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區議會選舉的意義不止於替左鄰右里爭取巴士站興建遮風擋雨的上蓋,誰當選誰落選足以造成蝴蝶效應左右大局。最低限度,按照特首選舉委員會的產生辦法,一千二百人當中有一百一十七票由區議員互選產生,意味着今回合區選結果可以為下屆特首選舉灌注政治能量。

《大公報》

盼安寧、求穩定是壓倒一切的民意
可以斷言,不管今次選舉結果如何,反中亂港勢力都不會罷休。根據其奪權路線圖,區議會選舉是第一步,接下來將劍指明年的立法會選舉及後年的特首選委會。如果今次選舉大有斬獲,會迷信暴力奏效,今後勢必更頻繁地使用暴力;若今次選舉未能達到預期目的,他們會認為「暴力」程度還不夠,需要進一步升級。政治賭徒一向輸打贏要,他們也並不諱言,今後將採取街頭、議會、國際三路並進的模式,繼續搞風搞雨。香港人希望選舉結束後有一口「安樂茶飯可食」,儘管意願十分卑微,但如今看來仍是遙遙無期。

《文匯報》

黑色暴力陰影籠罩選舉 建制力展服務香港決心
暴力氾濫已令香港法治不彰、管治失效,不能再讓暴力把選舉的公平公正也摧毀殆盡。縱暴派無所不用其極干擾選舉,難免產生諸多有關選舉結果不公的投訴、選舉呈請,更可能有不少涉嫌選舉舞弊的最新情況被揭露。受影響的候選人應大膽主動向選委會、廉署等機構投訴,選委會、廉署應認真審視相關舉報,依法將涉嫌選舉違法暴力者送上法庭審訊,彰顯法治公義。

《南華早報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Spirit of Hong Kong is alive and well
Residents have stoically persevered, finding other ways to go about their business. But everyone has their limit, particularly when the government has seemed paralysed as to how to respond. People across the city have started taking matters into their own hands, social media campaigns sometimes motivating them into action. Videos and photos abound from Pok Fu Lam to Sha Tin, Kowloon Tong, Mong Kok, Tin Shui Wai, Sai Wan Ho and other areas where trouble has occurred of people clearing streets of debris. At times, they have braved the wrath of protesters trying to prevent their efforts, being forced to dodge petrol bombs and bricks thrown at th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