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

報章社評節錄11.22

《蘋果日報》

中共以法治港 代港立法審判選法官
從法工委和港澳辦的反應來看,中共港共顯然不會善罷甘休。尤應關注的是,官媒、官網重提香港外籍法官眾多問題,重提在止暴制亂過程中「警察捉人、法官放人」問題,顯示中共的下一個大動作,恐怕就是為外籍法官比例設限、為遴選法官設限。2014年《一國兩制白皮書》把香港「各級法院法官和其他司法人員」定義為「治港者」,還強調「愛國是對治港者主體的基本政治要求」。如今,中共恐怕以為找到了落實這個要求的機會。

《東方日報》

人權法全面遏華 中美戰改寫格局
香港本來就同新加坡激烈競爭,新加坡也是僅次於香港的全球第二大人民幣離岸中心,香港不爭氣,星洲則在「天時地利人和」之下第一個受惠。有報告指出,今年六月至八月共有四十億美元資金從香港流入新加坡,儘管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之妻、淡馬錫行政總裁何晶一再呼籲香港反思對中國的定位尋求出路,並強調新加坡無意乘人之危,但在世界大變局之際,星洲不分一杯羹才怪,推出更多投資移民優惠,吸納資金與人才是必然之事。北京為了分散風險,亦不可能再將所有雞蛋放在香港這個籃子裏,深圳金融中心短時間內未成氣候,上海之後的選擇必然就是新加坡。對比香港的人財兩失,星洲人財兩得,不是大贏家是甚麼?

《明報》

「阿里」招股旺場冲喜 港金融中心地位有憂
阿里上市反應熱烈,只說明香港在全球化之下的獨特金融角色不會突然消失,內地資本帳開放路漫長,香港暫時仍可食老本,充當內地與國際資本匯聚之地,然而政治、社會環境變化所帶來的影響,往往要一段時間才會漸漸浮現。以倫敦為例,英國脫歐在可見中短期都不會影響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皆因在金融全球化之下,倫敦某程度屬於「全世界」,但是英國脫歐長遠會否令倫敦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褪色、失去增長動力,卻是另一問題。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同樣有褪色隱憂。

《星島日報》

嚴管救孩子 免墮違法暴力深淵
大批中學生走上違法之路,社會和教育界都須深切反思。過往一些學校和教育工作者,為迴避壓力,希望息事寧人,對學生參與違規違法活動寬鬆處理,不但沒有曉以道理,嚴加管束,還特別闢出地方讓學生進行罷課等政治宣示,作為情緒疏導,導致學生覺得這些活動「合理」,因而對活動可能帶給自己和社會禍害,欠缺認知及防範,任由網上資訊「洗腦」,跟隨「魔棒」投身違規違法的行列。情況發展到今天,終出現大批中學生墮入法網的痛心局面。

《經濟日報》

政府全力牽頭 官民促香港復原
在具體工作上,例如可否組成地區自願清理路障小組,有需要時在警方支援下協助清理路障。如漆咸道曾有市民清理路障但被打至頭破血流,而薄扶林道自願清路者雖曾遭黑衣人擲汽油彈及雜物,但在防暴警其後到場戒備後,成功清理開通道路,市民可回復上班上學丶求醫覆診等正常生活。他們為公眾利益見義勇為,政府應盡早及盡力保護他們安全,以鼓勵更多人參與,如能起動更多民眾,將可積聚愈來愈大的正能量,逐步戰勝搗亂力量。

《信報》

作為中美角力槓桿 香港毋須過度悲觀
取消香港的獨立關稅區地位是一把雙刃劍,損害香港和中國之餘,同時損害美國利益,縱使特朗普簽署讓法案生效,在可見之未來付諸行動的可能性甚微。至於對個別官員拒發入境簽證甚至凍結資產之類的制裁,或者禁止向香港警察出口特定的人群管制工具,包括催淚彈、胡椒噴劑、橡膠子彈和電槍等,相信影響有限。

《大公報》

祖國永遠是香港的靠山
綜觀發生於其他地方的“顏色革命”,莫不是政權變色,經濟崩潰,人民蒙難,但香港再亂都亂不到哪裏去,因為中央肯定會出手;當黑雲壓城城欲摧之際,人心雖然虛怯,但內心深處仍然相信,中央絕對不會對香港人的苦難無動於衷。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早前評價香港之亂,表示若同樣事情發生在新加坡,新加坡政府“會完蛋”。但香港並沒有“完蛋”,道理“一字咁淺”,香港的背後站著中央,站著十四億國人同胞。

《文匯報》

騎劫人權民主企圖毀港 美國干港法案注定失敗
香港人權法案不可能給香港帶來真正的人權、民主、自由,只會帶來無窮無盡的災難。習主席強調:「中國政府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的決心堅定不移,反對任何外部勢力干涉香港事務的決心堅定不移。」中央決不會允許任何破壞香港繁榮穩定、破壞「一國兩制」的企圖得逞,美國的威脅施壓嚇不到、壓不垮港人,香港各界一定無畏無懼抵制外力干預,團結一致堅決止暴制亂、恢復秩序。

《南華早報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We all lose if Donald Trump signs bills related to Hong Kong into law
But Beijing sees such measures as striking at the heart of Chinese sovereignty. Radical protesters could be spurred to greater violence. Unspecified countermeasures are promised should Trump give his approval. With the trade war talks at a sensitive juncture, the terms of a “phase one” agreement and time and place for its signing still uncertain, he is bound to see an opportunity.

He may use the acts as a way to push a deal with Beijing. But the trade war, violence and legislation have damaged business sentiment in Hong Kong. Approval or not, pessimism and uncertainty have already been deepened. There can be no win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