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編輯推介

報章社評節錄 7.22

《蘋果日報》

建制派的偽善 高永文的無恥

內地三大官媒在建制派集會後立時同聲力撐集會,說它代表了主流民意。可看在市民眼中,這只顯示集會是北京一手一腳導演的政治騷。問題是一眾建制派表現出的則只有虛偽、無恥、假仁假義,既不敢直面政治現實,又不願切實解決當前危機。

《東方日報》

奪權圖窮匕現 造反劍指一國
凡是經歷過顏色革命的地方,無不經濟崩潰,民生凋敝,生靈塗炭。突尼斯、埃及、利比亞、敍利亞、烏克蘭等等,相繼陷入內亂,至今無法自拔。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香港正在死亡,而且死得「肉酸」,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明報》

英揆嘆絕對主義當道 溫和務實勿輕言放棄
文翠珊認為,「無法融合原則和務實主義並在有需要時妥協,正導致整個政治論述走上歧途。這實際導致了一種絕對主義,人們似乎相信,只要意見夠大聲和持久,就可以最終達到目的,又或認為傾力動員己方力量,比起爭取其他人與你並肩更為重要」,「當意見在意識形態驅動下愈益兩極化,以妥協作為號召亦變得極之艱難」……今時今日,溫和中間路線似乎沒有多大政治市場,然而不斷讓敵意對立加深,顯然不會帶來什麼出路。政治妥協精神,講的是相向而行,為了整體共同利益努力一人讓一步。

《星島日報》

辱國徽等同挑戰「一國」 後果嚴重
香港作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其地位乃基於「一國兩制」原則,即主權屬於中國,同時實行與內地不同的制度,香港的穩定繁榮亦建基於此,如果「一國」受到挑戰,「一國兩制」便會動搖,香港社會經濟必會出現動盪,災難將隨之而至。……近日有不同背景的社會人士,紛紛呼籲停止暴力,讓香港社會回復和平理性,高呼「香港不能再亂」,市民大眾對此應深切思考,齊心合力遏止亂局繼續下去。

《經濟日報》

遊行衝突損經濟 港府解困有責
港府有需要拿出政治胸襟、智慧與勇氣,以政治手段解決政治問題,例如認真考慮是否設立獨立調查委員會等,以免本港經濟和治安前景嚴重受損。對此,港府責無旁貸。

《信報》

地球是探索宇宙的終極關懷
先登就代表先佔嗎?如此邏輯不期然令人想起阿波羅計劃的戰略意義。上世紀中葉,美國與蘇聯處於凡事對着幹的冷戰狀態,奈何山姆大叔的太空技術稍為落後,為了一挫勁敵銳氣,時任總統甘迺迪在一九六二年宣布:「我們選擇登月!」接下來投入四十萬人埋首研究,動用資金相當於現在的一千五百億美元(約一萬二千億港元),結果七年後在月球插上美國旗。既然登月任務是冷戰產物,那麼半個世紀之後重新發展太空計劃的動機不難估計,美國要把中國崛起的勢頭壓下去,兩國競爭的範圍不止於地球的貿易和軍備,還包括浩瀚宇宙。

《大公報》

中央權威不容挑戰 嚴懲暴徒絕不手軟
美國當局在全面圍堵中國的反華戰略之下,意圖利用香港作為撬動區域形勢的突破口,以犧牲香港的穩定與秩序,達到打擊中國發展、破壞中國發展環境、遏殺中國崛起的目的。隨着遏制圍堵中國戰略的深入,亂港勢力也就越是張狂。這是一場早晚都會到來的政治風暴,也是一場香港必須面對的嚴峻挑戰。

《文匯報》

暴徒觸碰「一國兩制」底線 侮辱國家挑戰法治必須嚴懲
目前的暴力活動情況已經相當嚴峻,所有真心愛香港、希望香港好的人士都不願看到情況繼續惡化、失控。在此關鍵時刻,特區政府必須表現出遏制暴力的堅強決心與意志,牢牢依靠「反暴力、護法治、守護香港」的強大主流民意,指出衝擊中聯辦、侮辱國徽等挑戰「一國兩制」底線暴行的危害,警告其必然導致的嚴重後果,凝聚捍衛「一國兩制」的更強大民意。

《南華早報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Bring IMF and World Bank into the modern era
If the IMF is to remain relevant for the next 75 years in helping maintain a stable and robust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Lagarde’s successor needs to drive adaptation to a bewildering range of challenges, from the rise of new economic powers like China and India, to financial technologies that will revolutionise payment systems, to climate change, to the emergence of new financial centres and to the risk of digital currenc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