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議題

台灣為何不要成為第二個香港?

一夜之間,台灣立法院被數百名大學生及市民佔領,上萬支持者圍著立法院聲援支持,他們當中喊出了一句讓港人心酸心痛卻又很真實的話:不要成為第二個香港。也許一切都來得太倉促,大部分港人還是不太理解這次台灣「學運」的真正內涵,因為這種抗議的論述,對港人來講,還是太陌生了。

近年,中港矛盾加深,港人批評大陸人到香港炒高了樓價、買光了奶粉、佔盡了床位,於是,一場場「反中」「驅蝗」的行動由此而起。然而,這些行動的論述存在一個大盲點,就是忽略了「全球化」在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在台灣【318青年佔領立法院 反對黑箱服貿行動宣言】中,清楚明白地將全球化這個被認為是「很虛」的東西扣連在具體的生活上, 包括在自由化之下「只讓大資本受益」、包括「這是一個少數大資本吞噬多數小農小工小商的階級問題,更是所有台灣青年未來都將面臨的嚴苛生存問題」。儘管,宣言中,我們也看到了「反中」的內容,但總體來講,是一個對過度全球化提出的批判。

反觀香港,不管是左翼還是右翼,不管是批評「地產霸權」還是「驅蝗」,卻都沒能直接指出香港目前的情況與「全球化」「自由化」的關係。比如,一個過度開放的金融市場,對民生有什麼影響呢?最明顯的例子,當然是前幾年的「雷曼迷債」問題,但這之後,卻沒有聲音提出檢討整個市場過度開放的問題,包括房地產、金融投資、零關稅等等問題。而這一些問題,並不「虛」,在在跟人們生活相關。關鍵在於,是否能將這些問題扣連起來。

台灣這一場佔領立院運動,希望能使香港的左右翼人士看到目前「反中」的盲點,重新調整運動論述的方向,或許會為目前死沉沉的爭拗帶來生氣。

《社會議題》 謝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