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新聞採訪與寫作

劉國華三分一個世紀的新聞路

劉國華2

新聞行業競爭日趨激烈,記者工作充滿挑戰。巨大工作壓力,加上記者薪酬待遇並不吸引,許多新入行的記者做不了三五年便轉行。但仍有不少新聞尖兵在新聞路上不言退,其中一人是劉國華,他的新聞路走了三十多年,仍然樂此不疲。

身兼兩職十二年

劉國華(見圖),人稱「劉華」,八九六四事件後,亞視新聞部管理層六名職員於九四年因不滿高層要新聞部低調處理六四新聞,憤而辭職,六人被外界稱為「亞視六君子」,他是其中之一,現任有線新聞部採訪主任。

劉於1981年畢業後加入《星島日報》。一年多之後,加入亞洲電視新聞部,他當時仍兼任星島新聞部工作。這個做法現今看來有點不可思議,但劉說,那個年代許多同行都是身兼兩職。而且他在星島工作的時數特別,工作時間是由晚上十時到凌晨兩時,因此時間上容許他身兼兩職。

兩份全職的記者工作,做了十二年,直至九四年初升任亞視採訪主任,無法再兼顧星島的工作。但同年五月便發生了「亞視六君子事件」,離開了亞視新聞部。劉笑言自己一年內兩次失業。

初試廿四小時新聞

離開亞視後,劉國華轉職有線新聞部。他憶述當年初到任時,有線新聞台剛開播不久 (註:有線新聞台於1993年10月31日開播),是香港首個二十四小時即時新聞台。劉指,要適應「趕火車」般的廿四小時新聞製作,對他來說是一個大挑戰。一般電視台新聞部只需做好每天數個新聞時段便可以,但當時有線新聞初開台,人手缺乏、運作模式仍在摸索階段,卻要製作全天候二十四小時的即時新聞,工作量遠超一般電視台新聞部。劉直言當時「忙得癲咗、沒一刻空閒」,而且一旦遇上突發新聞,更是分身不暇。觀眾需要新聞部半小時更新一次新聞內容,還要「做得快,做得靚」,劉坦承二者之間有時候會出現矛盾。

儘管新聞之路難行、工作十分辛苦,但劉表示自己從沒有一刻後悔過入了這行,他說「怕辛苦就不要做記者。」每當完成一次採訪就已是一項「achievement」,他感到很滿足。

新聞工作不進則退

由初入行到擔任採訪主任,劉說,一直以來他「無諗過要點升」,亦沒有想過當採主,只是覺得每完成一次採訪就已是一項成就。他說,新人如欲在新聞行業一直做下去,就要不斷裝備、完善自己,因為採訪工作仿如長跑,不進則退,有了好的起步,也要持續地努力;即使輸在起跑線上,「只要努力,一定追得到。」

採訪主任的「運籌學」

劉說,記者應該是每宗新聞的採訪隊中的「team leader」,要和車長、攝影師配合,完成採訪工作。在外採訪時,要考慮的不只限於自己「如何交貨」,更要想想怎樣才做得周全,自己所在的視野和角度能否綜觀全局,對接著的採訪工作是否最有利,也要懂得跟上司溝通商量。完成每次的採訪後,要認真審視自己的報道作檢討,同時將自己的報道與其他人比較,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

經過無數次的採訪工作,劉會學了「運籌」,即如何調配人手、運用自己有限的資源,完成具質素的新聞報道;這些都對他晉升為採主或其他管理崗位有莫大幫助。

劉強調,記者這份工作就是要靠「浸」的。語言能力、文字功力、對人對事的應對經驗,無一不是長期浸淫和累積的成果。

 

———–

劉國華六君子

副稿

亞視六君子事件成為新聞教材

時近六月,與「亞視六君子」之一的劉國華做訪問,自然談到六四事件及當年六人辭職的事。

同為六君子之一的李玉蓮說過,多年來一直不願意多說這事,她指自己其實是事件的得益者,她得到寶貴的人生經驗外,還得到與個人才能不成比例的名聲和尊重。

劉國華也曾說,在這件事上,辭職的六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應該成為主角,當時辭職亦只是個人回應事態發展所作的決定。

身為資深的新聞工作者,劉國華於二十年後的今天,再度回應六君子事件,道出了記者在新聞路上應有的態度和做事法門,他指二十年前所作的一個決定,是以行動顯示出新聞人應有的「腰骨」,即是面對上層壓力,在下位者無力可擋,唯一的選擇只有沉默遞信,以辭職作無聲抗議。這件事今時今日,仍為不少人稱頌。劉國華說,當年的情況與今日迴異,若果同樣事情發生於今天,結果如何不得而知。

不管怎樣,當年六人的行動總是對當時的人表達出了一個訊息,也成為人們討論新聞道德操守時經常提及的例子。

 

中文新聞採訪與寫作下學期功課,撰稿人:林炳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