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飲食

再見回鍋肉

回鍋肉

日前新聞說奶水牛繁殖能力弱,伴隨而來的是正宗雙皮奶也快要消失。其實比奶水牛更接近絕種的,有回鍋肉的主要材料 ——四川成華豬。對豬農來說,味道倒是次要,生長速度才是重點。成華豬本身是四川的土豬,毛黑,屁股大,相對較肥但口感不膩,其後腿二刀肉,又名坐臀肉,是回鍋肉的主要食材,這部位肉塊大,表面覆蓋一層脂肪,有較粗的纖維,煮熟後不會棉爛,有先脆後嫩的口感,這也是品評回鍋肉的要點。可是成華豬吃得多生長慢,經濟回報不高,漸漸地被外國的杜洛克、長白、大約克三個豬種取代,但這些豬種二刀肉瘦,而且肉質粗糙。人們改用來做回鍋肉,口感油膩,味道難與傳統的相比。

此外,香港的食店烹調倉促,特別是這類平常小菜,一般只會把煮好的五花腩片加椰菜辣椒等快炒而成。顏色明亮但異常油膩,沒有甘香爽脆的效果,也因此常見到食客只吃掉肉的部份,桌上剩下幾片肥豬膏。其實回鍋是指把材料煮兩次,先用鹽醃豬肉數小時,洗淨放進鍋裡白煮,也會放些薑片去除異味,僅熟後放入冰水內,浸冷的豬肉既方便切片,而且會更爽脆。切片過程也不容忽視,要把握「鋸切」和「直切」方法,才可以做到肉片分開,肥瘦相連,但不會碎裂。然後用大火熱油爆,這時油份會逼出來,肉片微微捲起形似燈盞窩狀,再加入豆瓣醬、甜麵醬等配料兜勻, 這樣的肉片香氣濃郁、脆中帶嫩。既是川菜廚師考試的必然題材,也是各省百姓喜愛的家常菜。

可惜成華豬絕種了,烹調方法也快捷了,什至有回鍋肉罐頭。味道是可以調配,但那種脆嫩的口感得廚師的努力,不知道還有多少食店會堅持下去。

《飲食香江》/圖文:林柏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