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生活文藝欄觀影感言觀點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Blow-Up是攝影術語「放大」的意思。有謂「真理愈辯愈明」,為了查出真相,人們往往會放大問題、研讀細節,可是在電影《blow-up》中,真相倒是愈放大愈混亂。Thomas 身處的世界、他拍攝到的世界、他透過放大照片而詮釋出來的世界,三者的界線模糊不清,容許觀眾各自找尋合理的解讀。

處身現實世界的 Thomas 拍攝照片時,完全觀察不到謀殺事件,後來卻能在他的「創作活動」中超越原先感官的局限,發現當中的槍枝。可是現實世界終究是變化不定,不可窮盡的,當 Thomas 再次走入現實世界探求「真實」時,便立即遇到挫敗,再次歸入虛無。

在電影神秘的謀殺案中,導演巧妙地提出了一個問題:「甚麼才是真實?」事實上,電影至少給觀眾呈示了三個不同的世界,而這三個世界竟各自闡述了三種不同的 「真實」。

第一個世界是攝影師 Thomas身處的六十年代的英國,這本應是最 『真實』 的現實世界,但就電影的描繪看來,這世界充滿了浮誇的色彩,服飾大紅大紫,人們的臉上滿是高傲和矯飾,過著不問世事,

享樂至上的嬉皮士生活,彷彿活在一個個面具背後,反而表現出一種虛浮不實的感覺。

第二個世界是照片所記錄的世界,譬如Thomas 在公園拍攝的照片,這個黑白的世界似乎記載了事物最確切樸實的一面,但這個世界卻往往存在著錯覺和含糊之處。Thomas不停把照片放大,試圖在這個鏡頭所捕捉的世界尋找客觀的「真實」, 但最終仍是不得要領。這一點可以視為對攝影的暗喻,Thomas 一向以身為攝影師為傲,但這幾張含糊不清的照片,卻暴露出他手中相機的無能。我們常常理所當然地以為鏡頭所拍攝的東西為真實,卻往往忽略了當中可能出現的誤差,與及其根本的主觀性。

至於第三個世界是 Thomas 的內心世界,它代表了人類對外界的主觀理解。即使把客觀事實放在眼前,每個人也可能有不同的主觀演繹,因而得出不同觀點角度的「真實」Thomas 的一切經歷只是一場好夢嗎?電影段與段之間的不協調和不合邏輯,都是源於 Thomas 的錯覺嗎?

導演刻意把這三個世界互相交叠地展現在電影,最後觀眾根本分不清誰是誰非,孰真孰假已是無從稽考。觀眾大可以對故事作出一些猜想和推斷,但這些亦只可以是基於個人理解而生成的另一種「主觀事實」而已。

導演安東尼奧尼曾經說過:「如果我們更加深入,可能會觸及事物的真相。我們肉眼看不見的東西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