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今年首宗外地輸入寨卡患者家住大埔

衞生防護中心公布今年首宗確診外地輸入寨卡個案,患者是31歲的女病人,現時情況穩定。中心表示,患者住在大埔昌運中心,她返港後社區活動不多。衞生防護中心指,患者返港後已經感不適,並沒有到處去,相信傳染給其他人機會低。而且食環署指區內的白蚊伊蚊的分佈不太廣泛,相信寨卡因此在香港傳播的機會低。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表示,患者在本月8日至21日去過世衞列為受寨卡影響的厄瓜多爾和秘魯。上星期五返港時出現頭痛、喉嚨痛、嘔心和嘔吐的病徵,星期六看私家醫生,周日全身起紅疹,前日到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入院診治,患者在化驗尿液樣本後確診對寨卡病毒呈陽性反應。

中心指患者記不起外遊及返港後有沒有被蚊叮,與她一同外遊的人和家居接觸者至今都沒有出現病徵;食環署會在患者住所及醫院附近加強滅蚊。

另外,港口衞生處引入飛機滅蟲新規定,所有從寨卡受影響地區入境的飛機必須進行滅蟲,至今未發現異常情況。食環署防治蟲鼠主任主管李明偉表示,香港未發現主要傳播寨卡病毒的埃及伊蚊,但白紋伊蚊亦有機會傳播寨卡病毒。

黃加慶表示,上月和今月已召開跨部門的會議討論防蚊和控蚊工作。患者住所及留醫的那打素醫院,是位於食環署其中一個蚊患的監察點大埔北,最新的指數是零,顯示區內白紋伊蚊分布不太廣泛,但署方仍會在患者居所及醫院500米範圍進行滅蚊工作,預計需時38日。他說,由於天氣逐步和暖及踏入雨季,預計4月蚊患指數會有正指數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