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飲食

中西發霉

IMG_5128早在幾千年前,西方人為了讓牛奶保存,嘗試用發酵處理,產生出核桃、水果、酒香等豐富的味道,日後乳酪更成為了富人的一道饗宴。中國人腸道較少乳糖酶,吃奶類製品容易引起不適,豆漿成為了牛奶的替代品,蛋白質和脂肪含量都相近,凝固的豆漿經發酵後,也會產生多樣的味道,成為了中國佳餚。發霉的食物,無論是芝士還是腐乳,都得長大才會懂品嘗。

小學時常吃紙包蛋糕,生日就可以有生果和忌廉,偶然也有栗子蓉,芝士蛋糕是很陌生的東西。記得有次在金鐘西武的超巿 (已結業多年),要用上英文才買了一件貴價芝士餅,鹹臭得有點嗆,想丟了又覺得浪費,大啖的吞下,濃厚的奶味在口腔,困擾了整天。其後,開始有連鎖餅店售賣芝士蛋糕,為了控制成本,只會用最便宜的 Cream Chess ( 奶油芝士 ),售賣的港式口味芝士蛋糕,味道淡,那是迎合口味而缺乏個性的成果。用牛油、牛奶製造的奶油芝士,脂肪含量高 (30﹪﹣40﹪),所以一定鬆軟順滑,但吃的不過是脂肪。商人要有穩定的食客,方法是把口味單一化。記得當年為了吃伊滕家日本芝士蛋糕,也曾經在長長的人龍中苦等多時。對於芝士蛋糕,我們都是被教育成味覺麻木的一群, 錯過了豐富多姿的材料。人長大了,近年愛上Pantry的意大利芝士蛋糕 (Tiramisu),用上馬士卡邦芝士,細緻的奶油加上白蘭地酒香,質感如牛油一樣嫩滑。不過,脂肪含量接近90﹪,是婀娜多姿的敵人。

值得一試的,還有沙田18,總厨善用傳統食材,把兩種味濃的發霉食物,腐乳加上芝士,製成了蛋糕,味道出奇的配合,略帶鹹味的腐乳把芝士的香味提升了,就是這類感覺不協調的甜品,才會有更強烈的美味。

《飲食香江》圖文:林柏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