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

中國冀2050前建「地月經濟區」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主任包為民,較早前出席論壇時表示,開發「地球月亮空間經濟區」 (地月經濟區)會改變目前的社會經濟模式。

他指出,「地月空間」的經濟潛力巨大,國家將研究可靠度高、低成本、航班化的太空運輸系統,並訂立時間表:中方應在2030年完成基礎研究,突破關鍵技術;2040年建成運輸系統;2050年前建成「地月經濟區」。

「地月經濟區」的範圍主要包括三個部分:近地空間、月球引力空間和地月轉移空間。經濟區有基礎產業、應用產業,開發與利用產業和拓展產業。中國專家預測,每年總產值在2050年前後可達到10萬億美元以上規模。

新華社較早前報道,北京計劃在2020年推出火星探測任務,在2021年登陸火星。2016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原副總指揮張育林表示,中國在「地月空間」的載人航天活動,是中國三步走戰略的一部分,亦能夠為火星探測和其他深空載人探測奠定基礎。

中國近年積極發展太空事務,今年一月,登月探測器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去年發射的鵲橋號中繼衛星亦成功進入預定軌道,成為「地月」之間的通訊橋樑。《環球時報》指出,鵲橋號的成功,有助加快月球探索及整體工程進度。

記者:蔡迪生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主任包為民,截圖自《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