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簿國民教育爭議

下學年推行國民教育 每校津貼53萬元

教育局去年5月已就「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課程指引初稿進行諮詢,再由專責委員會及課程發展議會修訂,直至今天終有定案。

教育局副秘書長陳嘉琪會見傳媒時表示,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將獨立成科,將在下學年及一2013學年,分別在小學及中學逐步推行,並提供三年的「開展期」。即全港小學最遲須於2015學年,每周約一至兩節定為德育及國民教育課。中學則最遲於2016學年全面推行該科,初中的課時安排與小學相同;新高中因課時緊張,教育局容許學校作彈性處理,毋須設固定課堂。分別學習五大範疇的議題,包括個人、家庭、社群、國家及世界,循序漸進,旨在培養學生多角度及批判性思考能力,為其建立普世價值。她指出,為回應公眾疑慮,該科只會作校內評核,不設公開考試。

教育局首席助理秘書長張國華指,局方將於今年八月向全港中小學發放一次性現金津貼,每校53萬元,總額逾五億,以作聘請教學人手及購置相關的培訓課程等。

津貼中學議會主席廖亞全認為,學校宜按各自的強項,例如交流及考察,多元推廣國民教育,才能培養學生相關的價值觀。而非獨立成科。

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則表示,定稿字眼雖已減少了強調培養學生對中國的自豪感,但他仍反對此科以情感作為評估的層面之一,質疑有「洗腦」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