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隨筆編輯推介觀點

【教學隨筆】誰不曾經風華正茂 一頁政治史 (宋淑慧)

最近媒體引用天主教香港教區《公教報》報道,曾任香港政府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的學者顧汝德(Leo F. Goodstadt)4月下旬於愛爾蘭都柏林逝世,享年81歲。這幾年還有前布政司鍾逸傑爵士(Sir David Akers-Jones)、霍德爵士(Sir David Ford)、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原主任魯平、前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許家屯…等等一一離世,上世紀八十年代風雲迭起的香港政壇、中英刮起的政治旋渦已紛紛聲沉影寂,身為記者當年和這場政治龍捲風擦身而過,見識也不少。

雖然非跑政治專線的記者,由於多年工作像打雜,什麼都有份,這些政壇中人一言一行都可以令採訪部忙翻了!

一、採訪政治新聞應認識歷史

有人說:新聞是明日的歷史,政治新聞翻雲覆雨根本是歷史一部分。

1983年許家屯甫到香港出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就戴着「黑超」在辦公室主任陳偉陪同下,秘密探訪被視為三不管地帶的九龍城寨,傳媒獲悉後,如何解讀?能不認識香港歷史嗎?不認識怎解讀?當然,可以訪問專家學者,不過,記者零認識,提問時很難和專家學者過招,取得資料也有限。

許家屯到港即施下馬威,到城寨是要宣示中國主權。而港英政府也即還以回馬槍,當時的布政司夏鼎基爵士也去到城寨附近視察,管治權和主權爭奪戰越來越精彩。

記得當年參加許氏邀約去新華社聽新聞簡報會,中英港緊張關係甚至令記者關心:新華社即將舉行的酒會邀請立法局議員嗎?那是一個不能報導的簡報會,聽完許氏發言回報館忙其他新聞,他說的已束之高閣,誰知道翌日某大暢銷報大爆獨家新聞指:立法局議員收到新華社請柬……那一刻才如夢初醒,醒目的行家懂得聲東擊西,尋找其他消息來源將「不能報導的簡報會內容」變公開,這教訓讓我既認識就算「不能報導的簡報會」也趨之若鶩的底蘊,亦了解記者隨機應變多重要,而這故事也常和同學分享,希望他們勿重蹈我被教訓的覆轍!

二、採訪政治新聞懂弦外之音

那個年代沒有手機,記者查找資料可非一時三刻辦到……

中英就香港前途談判,每次開會雙方代表的開場白有何暗示,記者們都打醒十二分精神隻字不漏去聽,由蛛絲馬跡判斷雙方開會氣氛,而會後那句有益、有建設性更重複到「悶親」香港人,但忽然有一次連這句都吞了,肯定大件事,記者焉能不分頭去找雙方代表打探內幕,這時候就考驗記者有沒有這網络了,因此,跑政治新聞的記者可不能臨急抱佛腳,平日就要常燒香,廣結人缘,當年北京那條木人巷都是資深記者角力場,彩虹易散,如今都已花甲垂暮了!

我沒機會去木人巷追逐中英代表採訪,間中代表們抛出豪言壯語、軟語呢喃、唐詩宋詞、莎翁名句……在港採訪部的我們均忙忙急急找原文,解剖一樣分析內容,那時候真應驗了「書到用時方恨少」!

有一次,曾任中英香港回歸談判中國政府代表團團長的周南,忽然吟詩: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難道你以為他在教唐代劉禹錫的詩?現場中外記者非手持唐詩三百首,周南何所指?中港連線,在港的就負責尋根究底、訪問評論員,研究這沉舟、病樹是指香港嗎?

一番忙亂,真相能否大白?可要問外交官出身的周南了。

還有魯平那句「千古罪人」、陳佐洱的「車毀人亡」真是震撼人心!

政治的勾心鬥角非在枱面上,背後動員才叫人嘆為觀止!

隨着一個又一個風雲人物離世,香港這小小的政治舞台玩家多了、更複雜了,「一國兩制」是否仍富有生命力,看港人造化!

宋淑慧
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高級講師
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