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閃新聞港聞編輯推介

【快閃新聞】自我應對躁鬱症靠心理錦囊

記者:陳青儀 黃欣婷

樂壇組合「at17」成員盧凱彤墮樓身亡,終年32歲。經理人公司發聲明,指盧凱彤在過去幾年一直面對情緒病、躁鬱症的困擾,呼籲關注社會裏越來越嚴重的情緖病問題。

唱作女歌手盧凱彤15歲出道,17歲患上抑鬱症,27歲籌辦演唱會時出現情緒問題,之後確診患上躁鬱症,治療兩年後有好轉,並以康復者身份出席公開場合,包括出書及舉行畫展分享患病經歷,亦曾為社聯旗下的「思覺基金」擔任大使。

2016年,衞生署推行為期三年的全港性精神健康推廣計劃「好心情@HK」,盧凱彤與擔任大使的歌手鄭秀文共同創作主題曲《衝過去》。

樹仁大學輔導暨研究中心註冊輔導心理學家郭倩衡表示,躁鬱症有機會遺傳,而在病發前,身體會有警號,包括心跳加速、手震、冒汗、食慾不振等;而心理上會對平日喜歡的東西失去興趣、覺得自己不再重要、對未來無希望,甚至萌生輕生的念頭。

至於「自我應對」病發的情況,郭倩衡指「不是老套的喝一口水、深呼吸」般簡單,而要經專業評估後,再提供適合的「心理錦囊」。例如按患者的能力、性格及興趣,用不同的方法如畫畫、聽歌、靜觀,甚至留意自己呼吸、所在四周有否喜愛的顏色,或聯想最重要的3個人,以轉變當下的注意力。

郭倩衡認為,處理有輕生傾向的個案「愈早放上枱傾、愈有幫助」,相關手法主要是不會忌諱跟患者討論輕生問題,反而會深入了解其計劃,談論死亡的意義,用「同理心」聆聽患者的想法,啓發思考生命,從而放下輕生的念頭。


評:源於媒體的「維特效應」?

當社會出現重要人物輕生個案,均有傳媒重點報道,例如分析了結生命的原因。同時,亦有輿論擔心主流傳媒詳盡報道,容易引起模仿行為,反而造成更多悲劇。

所謂的模仿行為,是指一種稱為「維特效應」(The Werther Effect)的自殺模仿現象。

1774年,德國大文豪歌德(Goethe)發表一本名為《少年維特的煩惱》(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的小說,講述一個青年因失戀吞槍自盡的故事。小說發表後,在社會造成極大迴響,在歐洲引起模仿維特的風潮,有國家甚至將之列為禁書。

外界會質疑,書中的情節這般容易引起模仿行為。事實上,不少學者都有研究,媒體報道自殺事件對社會的影響。

1974年,社會學家 David P. Phillips 研究模仿自殺的現象,提出「維特效應」這個名詞(註1):當媒體以大篇幅報道某自殺事件後,便會引發很多人以同類方法自殺。研究又認為這種風氣會傳染,即有「仿效型」自殺現象(copycat suicide)。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公眾接收媒體資訊變得更快更易。為防自殺事件接連發生,世界衞生組織(WHO)於2000年發表一份《自殺預防:給媒體從業人員的指引》 ,媒體在處理自殺報道時應參照「六要與六不要原則」。(見下圖)

世衞指引

六要

  • 要提供準確的求助資訊
  • 要教育公眾預防輕生
  • 要跟進相關個案以分享求助經歷
  • 要加倍小心處理名人輕生的報道
  • 要保護受訪的生前親友
  • 要意識傳媒機構及員工或被報道影響

六不要

  • 不要過度或顯眼地報道個案
  • 不要煽情處理或正常化事件
  • 不要仔細描述自殺方法
  • 不要公布事發地點細節
  • 不要用煽情標題報道
  • 不要隨便刊登相關相片、影片或社交媒體連結

註解:

(1) THE WERTHER EFFECT – Phillips –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