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特寫

【人物特寫】耿江麗:學習才能讓自己變得更有價值

︳記者:梁敏義   ︳

「人生是成長的過程,是要不斷學習。」耿江麗,這位在上世紀90年代初移居香港的內地大學畢業生,一切從頭開始,靠著不斷學習,由寫字樓文員變為學校教師,再創辦補習社,繼而勇闖保險界成為出色的保險代理和保險顧問,月薪以6位數字計算,並感受到不一樣的工作滿足感。她的座右銘是「不斷學習」。

曾於國內大學本科修讀法律,擁有較高的教育水平,當時觀看港產片中的香港,這個「花花世界」深深吸引耿江麗,亦令她感到好奇,究竟真實的香港是否如港產片所呈現的一樣?來港曾是她的夢想,靠著一個偶然的機會,因有親人在香港生活,於1993年便毅然來香港生活。

香港與內地擁有截然不同的司法制度,內地所學到的頓然不能在香港使用,而當時會普通話的人並不多,溝通較多使用廣東話和英語,自己說的別人聽不懂,別人說的自己也聽不懂,可說是語言、生活完全不協調。

耿江麗說,當時感到曾經學有所成的科目跟這個社會不相關,而溝通亦非常困難,她說,自己像是一無是處,亦曾有過一絲的念頭,「不如回去內地吧!」但想着,「既然出左黎,點可以話返去就返去,雖然未必可以做得好有成就,但點都要令自己生存下去。」就是這點不甘心和不服輸的心令耿江麗留在香港發展至今。

“ 唯一的出路就是學習 ”

在香港的第一步,首先是找工作。她對香港較有深刻的感受就是人們都非常包容。當時在報紙的招聘廣告看到一份文職工作,雖然自知語言溝通不太好,連打字也不會,但也去一試。公司面試的人問到:「你願不願意付出時間學習?」她爽快地答應願意。別人上午9時多才上班,她8時許便回到公司,學習使用打字機。經過一段時間,她上了手,但她同時深刻地體會到,在這樣一份工作上這樣捱下去,「捱到什麼時候才能出人頭地?」她萌生了一個念頭:在香港這個地方生活,唯一的出路就是學習。由那時開始,她不停地學習,學廣東話,報讀不同的課程,更去香港中文大學報讀教育研究生。她想,香港快要回歸,懂普通話的人不多,自己可以成為普通話老師。

開辨補習社

做了普通話老師不久,耿江麗又當上補習社老板。開辦補習社,很多人可能只為賺錢,但當時育有一子一女的耿江麗,是為了更好地培育她的子女,不想他們放學後只看電視和玩耍。考慮到自己曾在學校教授普通話,擁有一定的教學經驗,以及為了讓自己的小朋友放學後有地方學習,故決定開辦補習社,自己當上老板兼老師。

問及教導自己的子女難還是別人的子女難,耿江麗皺皺眉頭,笑著說:「梗係自己仔女啦。」她解釋,難處是緣於如何處理和子女的關係。自己和子女,既是師生又是親子關係。每當別的小朋友有好表現時,作為老師便會讚賞他們;但自己的子女看見,便感到媽媽偏心。耿江麗兒子的反應,就讓她看見這種情況,她發現兒子不去上課,不聽話。這讓她明白到,小朋友的心理有比較脆弱的地方,如何捉摸、如何把握他們的心理質素是一個大難題。但耿江麗也認為這對小朋友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因為可以磨練他們的心智。

從師教育工作20年,經歷過自己小朋友的反叛期,亦曾面對剛開業時香港爆發的傳染性疾病「沙士」,但通通都捱過,談及當中的得著和體會,她表示,自己非常喜歡小朋友,想把自己學會的、了解到的、所體會的、傳授給他們,看到學生進步,會感到很有滿足感。

學習需要自信

曾有一名中三學生前來補習,希望成績有所改善,可以在中四時選擇自己心儀的學科,但平均成績除了體育外,都不算太理想。而在個半小時的交談的過程中,耿江麗留意到他不敢直視及抬起頭說話,感到這位同學因學業成績而缺乏自信。曾做過學校老師的她,深深理解學生選擇不了自己心儀的學科的那種無奈。她說:我們需要清楚學生的優勢在哪裏,思考用那個方法教導最適合,若孩子希望力爭上游,卻得不到旁人的指導,是會有挫敗感的。

當時適值快要過年,為加快學習進度,耿江麗便叫這位學生過了初一便過來補習,而他亦很配合,早上9時半從九龍來到筲箕灣。他開始上課時,問問題也不敢大聲說出來,需要老師引導。但這名學生的堅持,加上適合的教學方法,大約兩三個月後便看到明顯的進步,數學成績由40多分升至80多分,而他最終能選擇自己希望讀的科目。

耿江麗說,過程中最大的滿足感是看見學生變化,從因爲成績差而缺乏自信,接着每一次的進步,加上旁人的鼓勵,慢慢累積自信。他也開始看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他在課堂上比以往更積極地舉手發問及回答問題,這樣對日後的成長會有莫大幫助,因為當一個人知道自己有能力後,會更有自信心,學其他東西亦會比較快。

“ 增值自己,使自己變得更加有價值 ”

勇闖保險業

由從事20年的教育事業,轉行成為保險代理人,是基於好學和好奇的心態。事實上,耿江麗在年輕時,已經對金融業產生興趣。經歷1997年的投資失敗後,她希望知道失敗的原因,亦希望加強在資產規劃、財富傳承等的知識。她也很想知道,保險業為何長盛不衰。她正是用這種探索的心態,進入這個行業;但進入後,反而是工作上的滿足感,讓她「不能自拔」。

曾經為有一名已婚女客戶,要安排家庭保險,但只想為丈夫及兩名兒子購買保險,耿江麗對她說:兒子需要買,但你也需要買,你的健康得到保障,對兒子來說也非常重要。豈料在2017年 ,那位母親的身體出了狀況,要入院治療,最後獲保險公司賠償。耿江麗前往醫院探望,那位母親看見她的時候,聲淚俱下說:「今次真係好感謝你,原先仲諗住唔聽你講,後來覺得你講得很有道理,冇諗過真係用得着。」耿江麗說,他們的家境雖然不錯,但突如其來出了狀況而獲得一筆頗大的賠償,亦減輕了家庭的負擔,而她個人的滿足感亦油然而生。

耿江麗現在擁有的豐盛人生,正正是好奇心及好學的驅使而得到的。至於未來的計劃,她除了希望家人健康,子女可以找到自己的興趣外,也希望在工作上可以幫助同事更加成功,找到合適的人生。

「成功的秘訣在於不斷學習、增值自己,使自己變得更加有價值。」耿江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