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新香港人」的反效果

《人民日報》一篇評論中港矛盾的文章指出,近年從大陸到香港的「新移民」是「新香港人」,他們在香港能自食其力,能成為香港未來發展的經濟支柱。北京在這個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裡提出「新香港人」這個概念,無疑是希望藉著這個新的身份,降低港人對大陸新移民的排斥,從而建構大陸人在香港的形象。但另一個角度,這樣做,也是危險的。

在香港歷史上,「新香港人」這個詞不是沒有出現過,最明顯是出現在七十年代。當時,港人經歷「六七暴動」,再加上英國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的需要,以及九七回歸問題等等,英國殖民政府刻意去構造一種「新香港人」,其最大特徵是本土化。比如在電影方面,一種以語言為廣東話、劇本內容為本地故事,以及香港長大的導演製作的電影開始出現,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許氏兄弟拍的電影。這種本土化如果是開放式的,本來也有助港人從一百多年的殖民統治中逐漸建立主體性。然而,「新香港人」還有另外一個特徵,就是與大陸人區隔:港人是文明進步和經濟發展的,而大陸人則是無知識和落後的。這種文化上「區隔」,加上移民政策的改變,使得港人和大陸人之間建了一度牆,直到今天。

而今天這種建立「新香港人」的危險在於,它會產生一種區隔作用,過往,被區隔的兩種人主要居住在不同地方,雙方衝突還少,但若像《人民日報》中所說,將「新移民」形容作「新香港人」,那麼,這「新香港人」除了映照出一種「舊香港人」之外,由於「新舊」二者同處一座城市,他們的衝突是可以預期的。因此,北京透過建立「新香港人」來降低中港矛盾的意願,不僅可能落空,更可能產生反效果。

《香港評說》 謝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