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議題

新玫瑰園計劃

【社會議題】行會在3月17日通過興建機場第三條跑道,然而,不同的專家和團體均已經多次指出三跑潛在問題。天文台前台長、現任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客座教授林超英撰文直指,三跑是落伍經濟思維的概念,又炮轟政府繞過立法會無視法治,更有「霸王硬上弓」逼大陸當局交出所需空域之嫌,而一旦不得要領,千億打造的三跑勢成擺設。

1415億這數字之大,令筆者不期然想起當初興建赤鱲角機場時的玫瑰園計劃。世界一流水平的赤鱲角機場計劃之初,遭受中國政府多次批評,指英國政府欲藉新機場和配套基建,花光香港儲備「自肥」,最後時任英揆馬卓安不得不親自前往北京,與中方簽署諒解備忘錄,承諾留下不少於250億儲備予特區政府才得到中方認可。

事後證明,當年種種批評不過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新機場帶來的商機無限。然而,卻不代表三跑這項「新玫瑰園計劃」一樣是「像『玫瑰園』般美好」。相反筆者認為,這才是真正欲花光特區政府儲備的「陽謀」。

三跑資金分三部分籌集,計劃透過由機管局舉債,和由政府停收機管局股息十年支付,餘下透過增加航空公司收費,及向旅客開徵機場建設費支付。整個決定繞過立法會,議會完全無法監察政府,三權分立互相制衡蕩然無存,一眾官員掛在口邊的法治,在「經濟發展」面前唯有讓路。

跑道的效能成疑,特區政府對空牆問題一直沒有解答,眼中只有「經濟發展」。如此巨額投資猶如一場豪賭,稍一不慎便見財化水。就算資金不是全部直接從庫房撥出,透過發債劵和向旅客徵費也說不通,畢竟風險和金額如此巨大,他一句「經濟發展」就匆匆拍板,機管局不清不楚就負上數百億債務,出境旅客白白分擔成本(新跑道計劃只用作降落),立下極不良先例。(其實,今屆政府也屢見不鮮。)再者,如今機場再建跑道,假設客運量真的再提升,當年建的高鐵豈不又變成擺設?

花光儲備正從建高鐵開始,一條不能全速前盡的高鐵算是甚麼?現在還不知實際超支多少,只能肯定不止七百億。高鐵也不過是開始,去年九月政府公佈《鐵路發展策略2014》,整個計劃耗資1100億。當中難度最高的東九龍線花費便275億,起點在鑽石山,連接彩雲、順天、秀茂坪、寶達、康景、寶琳,配合現時安達臣道兩個發展計劃。問題是安達臣道位處高山之上,發展鐵路必須開挖到極深的土層,從成本效益而言是否值得投資?順天、秀茂坪、寶達之間各自的距離不算長,有沒有必要各設一站?

當然,秀茂坪一帶的交通極依據巴士和小巴。以安達臣道發展計劃規模而言,落成之際大量居民遷居至此,到時定必令各處路面更擠塞,鐵路有其優勝之處。不過,當初究竟為甚麼非要在此處發展不可?難道就因為石礦場關閉?當時未有考慮到潛在的交通問題?

大量巨額建設,建造商肯定垂涎三尺,而本地大型基建承辦,不少早已落入紅色資本企業手上。中大本土學社指出,兩大紅資中國建築和中國鐵路,近年獲得不少巨額承辦合約。另一香港重要的基建承辦商,在佔領行動期間更因停發獎學金而聲名大噪的俊和發展,近年亦被紅色企業中國新維投資控制過半股權。

雖然,凱因斯經濟學認為,政府投資基建能創造職位,基建本身又能帶動經濟發展,發揮所謂「倍數效應」,但前提是基建「有用」。如今各項基建效能成疑,卻急於推行,又不約而同落入紅色承辦商之手,天價基建就變成中國掠奪香港庫房的手段,意在榨壓這塊土地的剩餘價值,「陰乾」香港。

邱禮濤導演說,香港這個地方「殖民地之後都係殖民地」,觀乎97以後的香港,其實所言非虛,所以不可能怪有人留戀英治時代,因為口說「血濃於水」的人,骨子裡只是在謀香港的好處,而一些非我族類的「殖民者」卻比這些人更為香港仆心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