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文章

大利是

【生活文藝】

「恭喜發財!身體健康!新年快樂!(利是逗來!)」新年喜氣洋洋,一年一次的大好「賺錢」機會,相信大家都大豐收吧!

IMG0000018_B12

利是就是壓歲錢。從前,每逢春節,長輩就會包紅包送給未成年的晚輩;及至清代,才有兒童慶歲的環節,長者或是父母會以錢配紅放於孩子的房間,作為「壓歲錢」;去到中華民國時期,又流行以紅紙包著100銅元,寓意「長命百歲」;最後到今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眾都沿用派利是的風俗,但凡喜慶日子,都會用紅色利是封包紅包以表示祝福對方。

利是其實就是一種「意頭」。新年封紅包就是希望對方能「盆滿砵滿」的意思,多少其實都是心意,有人按交情,有人按「規矩」,其實都是隨心,沒有明文規定。只是,不知道是否隨時代變遷,社會轉型,大家都對這封小小的利是,充滿著大大的期望。

「我朋友今年收到5000蚊大利是呀!」朋友手舞足蹈的跟我說。說實在,我也蠻驚訝的;當然少不了有點羨慕。

「然後我就同呀媽講,你估發生咩事!」朋友沒有待我回答已馬上興奮的接下去,她母親晚上給了一封較往年「大」的紅包予她。實質數字不說,而我認為重點在於「比較」。

新年時喜慶節日,說實在派紅包的環節只是應節活動,著實沒有必要太上心。我當然都渴望收到「大利是」,但這節日的意義其實是希望普天同慶,一家人團團圓圓。有時候太在意,反而令節日失去意義。更有點掃興。

朋友這樣的比較,令我感到她有點不智。別人家底豐厚,有條件收取,承受大利是,是他人的幸福,他人的事;自己只是小康之家,父母只是小職員,設身處地,兩者已不能相提並論,何以強行比較?再說,父母有時候聽到兒女的話,反而會擔心自己是否「失禮仔女」,明明手頭緊張仍不負所望的實現兒女願望,有人說這些父母過分溺愛,但我亦看得見父母愛子之深。

「咁你係咪好開心?」我問朋友。

「開心係開心,不過始終有啲過意唔去。」朋友剛才喜上眉梢的樣子,轉眼變為有點慚愧。

看見這樣的她,我反倒真為她高興。至少,她知道有些事情不可勉強,我相信她會更願意收回往年的那封「小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