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小品文章生活文藝欄觀影感言觀點

《鄧寇克大行動》(Dunkirk):同伴和逃兵的定義

《鄧寇克大行動》(Dunkirk)徹頭徹尾是一部戰爭電影;但作品還是震撼的,但震撼者不是來自槍林彈雨場面,也不是金戈鐵馬,氣吞萬里,而是讓人重新聯想到同伴和戰爭的意義,撤退和逃兵的意義,電影舉手投足之間,總是那麼樣的動容、細膩,也讓人肅然起敬。

電影由Christopher Nolan執導,Nolan作品一直以來以高度見稱,層次複雜,諸如《Interstellar》和《Inception》。然而,這部作品沒有了複雜的空間來聯想,但卻以海陸空作為立體空間面,以帶出一層複雜的思考層次。

《鄧寇克大行動》中說明一句重要的戰爭概念,生存就是不公平(Survive is unfair),活下去就是勝利。戰爭的真實當下根本已沒有任何可言之道德和人倫責任。沒有真實站在戰爭中前線的人,根本沒法明白究竟,也沒有資格說三道四。正如電影中的船長,自己的兒子因為戰爭而陣亡,但他不仇恨戰爭,相反以拯救的精神為戰爭同伴伸出援手。他遇上因為戰爭而深受精神創傷的官軍,以不理性的態度,粗暴要求救援民艇回航,他不怪責他。因為沒有上過戰場的人永遠不明戰爭的可怕。他的兒子的朋友卻因為他的魯莽而不幸「陣亡」,兒子最終亦認同父親,沒有向這位逃兵交代朋友死去,因為他沒有在戰場上殺敵,因為衝動而誤殺了救援他的少年。這是一種沒法痊癒的精神創傷。

如是,我們不應給予戰爭中的軍人的過重道德責任;可是,暖子中人卻不如斯想像。因此,邱吉爾必須嚴肅地交代為何撤退之理由。倖存士兵亦生怕別人非議,被指為何沒有戰死沙場,一般人總以為軍人必須勇敢殺敵,守軍必戰至最後一卒,戰死沙場仿如軍人的必然結果。或許,現在,始明白,逃避,或許有用的。電影對這個命題之定義,本人以為是開放性的,至少自己不在他想。

但逃兵總是惹人討厭,他們亦見自知自明。電影中的法國逃兵,偽裝英軍,跟著大隊一起撤退,他們一行人曾在戰艦被魚雷擊中,生死存亡之際,他奮力打開艙門,救回一批英軍之性命,但他卻因為法軍的身份,在另一次逃走行動中,卻「同伴」唾棄,最後更溺死破艙中。電影似乎諷刺地回應了生存就是不公平的命題。但這段情節中亦見一段惹人反省的想法,法軍身份遭揭發,被英軍們指責為逃兵,但其中一名英軍,也是這名法軍一直以來的同伴,他表明這人不是逃兵,法軍是我們(英軍)的盟友。逃兵和盟友,到底從何說起。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英軍在Dunkirk成功撤退,人數如電影中所言30萬之譜。當時德軍從西南東三個方向策取Dunkirk。英軍撤退以保存實力,或正如邱吉爾所言,這是為了下一場戰役。行動由1940年5月28日開始,這是天氣惡劣,但也因為天氣惡劣,德國空軍沒有阻截,近1.7萬人撤離。其後,天氣改善,法軍在西面協防,英軍堅守其東,兩軍守護軍民撤退。5月29日4.7人撤走,5月31日人數達到6.8萬人。歷時9天共有33.8人撤回英國,其中英軍21.5萬人,法軍約9.5萬人、比利時軍3.3萬人,行動全賴800隻民艇。同時,然而,英軍領導之行動得以成功,其實仍端賴法軍在Dunkirk的灘外之不同據點奮力踞守,以抗德軍之雷霆攻勢,以為策取Dunkirk,否則德國不會依賴空軍阻截他們撤退,因為陸路為法軍依令堅守。我們回望這位溺死的法軍,萬般感傷。或許,法軍明白保留實力的重要性,因此奮力據守,翼護英軍,還是法軍深明保護自己國土,只能由自己來守護,別無他選。

電影以海陸空三線推進劇情。海線以老父老船長的故事為首,副設了一段友誼和同伴的故事,還有一名獲救空軍,以帶出戰爭懦夫爭議。空軍線則交代三架戰機和同伴的戰爭意義,還有光榮之選擇等。海線和空軍線亦有交錯,其中船長和戰機合作把強力俯沖之戰機擊落,保護了萬計「逃兵」安全撤離。其同時說明同伴的重要性,戰機需要同伴戰友協作,才可以奇兵得勝。陸軍則以英法逃兵為主線。法國逃兵死於船艙,英逃兵倖存,最終走上老船長的民間救援船,回到英國。

電影結尾,以最後一架英軍戰軍,為了協防英軍撤退,選擇作最後一擊,把德軍機擊落,但卻失去逃生的機會,最後鏡頭看到漸漸地滑翔灘上,成為戰俘。遺忘英雄,榮光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