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專訪

《沒錢也出走422天》作者彭婉華 志在嘗試

︱記者:梁汧彤 ︱

人們經常說人生只有一次,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嘗試不同的事情,例如工作假期、說走就走的旅行等。但在現實中,大家都難以放下事業、經濟等考慮,無法真正享受人生,把自己想做的事都嘗試一下。而彭婉華則是那位願意放下事業,體驗不同事物的人。

「不同的嘗試令我得到不同的東西。」彭婉華不論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上,都體驗了許多不同的事物。她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傳理系,主修電視電影。畢業後踏入職場近17年,她先後嘗試了不同的製作工作,例如電視、廣告、多媒體、演唱會製作等等。在2014年,她與丈夫辭去工作,一同前往歐洲浪遊一年多,體驗當背包客與打工換宿的滋味。回港後,他們又參加真人秀節目「慳啲啦Honey」及把浪遊經歷寫成《沒錢也出走422天》一書。

「從事這個行業,如果只是關上門自己做,就會很快被他人淘汰,所以要思想開放地接觸不同的事物。」除了受他人的影響,彭婉華的工作性質亦影響著她,令她嘗試不同的事物。從事媒體製作行業,需要緊貼潮流,而且在製作時要考慮到點子能否比以前跨出一步。「電視製作人以前只要製作電視節目,而現在則要製作OTT (Over-The-Top);以前是密封式的製作,現在則要跟觀眾接觸。」曾經從事電視製作的她說道。她與丈夫為了找出一些不固步自封的機會及方法,以及緊貼這個社會,他們便拍攝了一些記錄片與生活片,她認為即使沒有太多的點擊率,但也能夠藉此了解世界在發生甚麼事。

從事這製作行業,經常要想一些新的構思,有時候亦難免會遇到瓶頸;加上生活在這個社會中,人們很容易會遇到些無法控制的問題及困難。彭婉華說:「不要認為自己很悲慘,做甚麼事情都不順心。要一直走下去,發掘身邊的事物,不要停下來,總會找到出路,或者找到一個方向。」

「我是一個比較被動的人,我不是十分懂得如個何創造新思維、新點子。」彭婉華的職場經歷十分豐富,但她認為比較被動,十分容易受人影響。而且她在做每一件事前,都會考慮一番,不是那種想到便去做的人。她稱自己會嘗試不同的事物,是因為自己有一個與自己性格相反的丈夫,她的丈夫十分愛新思維與新點子,也是那種想到甚麼便去做的人。故此,在他的帶領下,彭婉華亦嘗試了許多不同的事物。到歐洲浪遊的經歷便是其一,當時二人的年紀、經濟、家庭及身體都是一個適合浪遊的狀態,加上事業到了瓶頸,二人便冒著回來難以找工作的危險,決定一同去看看這個世界,擴闊眼界。

對於彭婉華來說,2014年的浪遊旅程是一個難忘的體驗。在浪遊的開首,二人以賣藝的方式賺取旅費,彭婉華扮演功夫大師,而她丈夫則扮演財神。賣藝兩、三個月後,二人發現這個方式並不可行,其後則以打工換宿的方法賺取旅費。她指他們去歐洲浪遊的時候,背包客、打工換宿等尚未興起,笑言:「自己走在潮流的尖端。」

彭婉華在浪遊回來已有3年多,這四百多天的旅程中,改變了她很多的想法,令她有不少的轉變。

《沒錢也出走422天》的誕生便是其中之一。在浪遊前,她與丈夫有想過把浪遊的經歷編輯成書出版,但最後因發行的困難而打消了念頭。然而,他們為了讓家人知道自己的行蹤,令他們安心,便建立網誌,記錄浪遊點滴。《沒錢也出走422天》的出版,是因為從事出版行業的朋友看到了她與丈夫的網誌,吸引不少網民關注,便萌生投資為他們出聯版書藉的想法。「有機會給我嘗試,我會嘗試。」彭婉華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可以嘗試不同事物的機會。

《沒錢也出走422天》記錄了彭婉華及丈夫的歐洲浪遊經歷及感想

在浪遊期間,彭婉華與丈夫在瑞士打工換宿,當中的工作體驗亦改變了她的思考方式。他們在瑞士應徵家庭管家的職位時,僱主指他們要照顧他們家的雞。彭婉華當時以為他們的工作是打理雞棚,代僱主飼養好牠們,然後食用。但二人工作的時候才知道,那些雞是僱主的寵物,並不是為了食用而飼養的。二人的工作是要放那些雞出來玩耍、陪牠們聊天。這樣的體驗令彭婉華發現,每個地方的文化都不同,故此每件事在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定義或解讀方式,不能把所有事情都假設成自己所想的樣子。

「其實這次的浪遊,令我更加明白到人生不需要很多東西。我們走了422天,所需要的東西都在我們的背包裏。」彭婉華說道。在這四百多天,二人只靠著背包內裏的物件已能夠生存的時候,令彭婉華發現人生需要的東西很少,很多的都是身外物。在浪遊回港後,她與丈夫便改變了自己的生活習慣及態度,減省一些無謂的消費,過著簡約生活。彭婉華的簡約生活便從買衣服的習慣開始,她在浪遊前每個季節都會買衣服;回來後則改變換季時買衣服的習慣,只在有需要的時候才買,並且不會出現買完後放在衣櫃,不拿出來穿著的情況。

彭婉華浪遊回來後,也嘗試由幕後轉至幕前,拍攝真人秀節目「慳啲啦Honey」,得到了頗大的迴響,亦體驗了幕前與幕後工作的區別。

在2017年,彭婉華辭去電視台的工作,轉為自由工作者,令她有更大的自由度,可以嘗試及挑戰不同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