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生活文藝欄觀影感言

《日本最長的一天》:改變歷史 一念之差

繼《永遠的0》、《山本五十六》之後,本年度大作、重拍版《日本最長的一天》在港低調上映,但此前已有不少本地學者乃至社運人討論。曾飾演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的役所廣司,今次出演陸軍大臣阿南惟幾;飾演日皇裕仁的本木雅弘和首相鈴木貫太郎的山崎努,同樣都是影帝級人馬。

雖說是「最長的一天」,但電影由1945年4月,裕仁請求鈴木貫太郎出山組閣開始說起。經歷太平洋戰爭連番失利後,加上5月納粹德國投降,美軍劃時代之作B-29轟炸機亦已陸續把日本各大城市炸成廢墟,裕仁已經明白大勢已去,但深明難以說服鷹派陸軍,故就算鈴木不欲染指政治,亦請其出面協助。然而,素來目中無人的陸軍仍未死心,即使已不再幻想戰勝,也希望發動本土決戰「一億玉碎」,與盟軍玉石俱焚,使議和時有更多籌碼開出條件。

當時陸軍的想法是,萬一盟軍真的要發動登島作戰,他們仍然有能力去製造更大盟軍傷亡。帝國海軍和陸軍素來不咬弦,既然海軍的聯合艦隊已經名存實亡,陸軍更加看不起主和派。加上有前總理東條英機挑撥少壯派軍官情緒,令陸軍由始至終都無法接受《波茨坦公告》要求的無條件投降,必要時更會不惜違抗天皇「聖斷」,非要決一死戰不可。

大大小小的角色都曾面對一念之差,各有原因。天皇不欲生靈塗炭,江山社稷斷於己手;陸軍大臣阿南惟幾成為磨心,夾在主和的天皇和主戰的部下之間;少壯派軍官要維護皇軍尊嚴,發動宮城事件意圖阻止宣布投降的玉音放送。8月14日到15日之間的24小時,兩派如何角力成為電影主軸,雖以文戲為主,幾乎沒有戰爭場面,但同樣緊湊。歷史是如此巧合。少壯派幾乎改寫日本命運,但阿南拒絕站台,令其政變流產,日本終究邁向了和平。

史家對於裕仁於二戰中扮演的角色仍有疑問,但電影中,天皇憂國憂民之心溢於言表。姑勿論裕仁有否涉及戰爭罪行,其對日本無條件投降確實有重要影響。例如戲中兩次聖斷,而向平民宣布投降的玉音放送,更有如放棄自己的神格地位。此一念之仁,最起碼避免更多平民死傷,也避免日本走上德國的分裂之路。又正如其自述,「戰爭因他之名而打響」。他也盡了己責將之結束。拿破崙「前半生為了法國,後半生為了自己」,他剛好相反。

終戰七十周年,中韓兩國仍舊對日本的軍國主義過去窮追猛打,批評其竄改歷史,民間又要追究賠償云云。「誰掌握了過去,誰就掌握了未來;誰掌握了現在,誰就掌握了過去。」《1984》如是說,竄改歷史也不是日本的專長。竹幕內的人,似乎也掌握不到過去,所以他們的未來便被國家掌握了。要賠償的話,大躍進和文革又從何賠起?中共建國66年,對抗戰烈士又有沒有負過責任?

香港重光七十周年,也請不要忘記長眠於赤柱和柴灣,甚至一些死無葬身之地的英靈。十八日保衛戰,為港捐軀的年輕加拿大兵、領兵突圍戰死的羅遜准將、從容就義的傅瑞憲,都不容我們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