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專訪專訪

《墳場新聞》總編輯何方神聖?

【人物訪問】

近期社交網站上出現了林林總總的「X場新聞」,諷刺蔡東豪成立的《主場新聞》結業後,以《立場新聞》的名義再度「復活」。其中,《墳場新聞》以獨家報道「陰間第一手消息」最受網民注目,開業短短一個星期已獲逾三萬五千人讚好,讚好數目只是比《立場新聞》少約三千個。

被網民稱為「陰間十九才子」,《墳場新聞》總編輯青永屍不願暴露身份,只想隱姓埋名。
被網民稱為「陰間十九才子」,《墳場新聞》總編輯青永屍不願暴露身份,只想隱姓埋名。
未命名
目前《墳場新聞》的讚好數目只少《立場新聞》約3000個,但上升速度比《立場新聞》為快。(Facebook 截圖)

 

《墳場新聞》一夕爆紅 緣於無心插柳

《墳場新聞》以嘻笑怒罵和惡搞形式,引用古今中外的去世名人的言行評論近日事件,例如以郭氏三兄弟之父,新鴻基創辦人郭得勝評論許仕仁案,指做人要誠實、公正及忠厚;甚至以「關聖大帝」關羽評689富貴已盡等等,其風趣幽默的文筆網民歡迎,令神秘的《墳場新聞》總編輯(下稱墳總)青永屍一夕爆紅,頓時成為網絡紅人。

墳總說,開設專頁只是因緣際會的巧合,現在的結果是他始料未及。他說,當時一位成立「賭場新聞」的朋友邀請他一起惡搞,他想到自己比較熟悉古人事蹟了,便起名墳場,以死人為題材,沒想到越做越好玩,成為了今天的《墳場新聞》。

《墳場新聞》 只得一人

在專頁上,《墳場新聞》稱自己有編採部、美術部、發行部、市場推廣部、會計部,但是實際上只是墳總「一人分飾多角」,甚至連專頁上的「猿復生」專欄亦是墳總自己扮演,「自己炒自己魷魚」。在專頁上,墳總經常以「我們」稱呼自己,令網民誤以為有很多人在管理專頁,他笑言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他解釋是教師的「職業病」,因為老師希望與學生成為一群,很多時都稱呼自己做「我們」,實際上只有他一人在管理專頁。

《墳場新聞》的成功令很多人都想知道墳總的身份,但墳總卻選擇隱姓埋名,他稱是不想因《墳場新聞》而受到打壓,影響到其學生,「每個人都有些事不想讓人知道」,他害怕身份曝光後會招致他人攻撃,成為「林慧思二號」。

墳總:寫稿、構思「其實唔難」

《墳場新聞》一天有不少網民留言,卻又要保持早午晚定時出稿,一個人如何在創作的同時,又要回應網民的留言?墳總說,與網民的互動「認真你就輸了」,他只需要跟隨網民的思路,隨意回應便可;至於寫稿方面,墳總稱寫稿「其實唔難」,在構思至完成一篇稿件最快只需要三至四分鐘。

10887534_732637986843821_9127421299174515370_o
墳總指,網民的留言引人發笑。(《墳場新聞》圖片)

 

他表示,對於很多歷史人物的生平事蹟均有一定認識,因此只需翻查人物的生卒年便可發佈稿件。墳總認為,陰間勢力的確存在,否則沒有這麼多靈感,每天只需透過乘車或公餘時間,便能寫出四至五篇稿件,只有少部分是讀者投稿。

《墳場新聞》亦創出「焚化寶」、「支付元寶」(支付寶)、「PayHell」(PayPal)、「陰司Fever」(DC Fever)等令人啼笑皆非的二次創作,墳總表示,「焚化寶」、「支付元寶」的構思是以大陸產品是諷刺大陸極權,他形容共產黨死後會「下地獄」,並指已故共產黨人已在地獄成立23條。他笑言這些名詞是一時想到的主意,更指這類令人捧腹大笑的二次創作陸續有來。

 

未命名-1
《墳場新聞》惡搞支付寶、Paypa和DC Fever等二次創作,令人捧腹大笑。(《墳場新聞》圖片)

 

墳總暗諷《立場新聞》無恥

對於《立場新聞》,墳總暗諷蔡東豪是無恥之徒,更指其文筆不適合寫專欄。青永屍以酒樓結業後更名重開作比喻,指蔡東豪猶如酒樓結業後,同一個東主就地更名重開酒樓,但之前的員工遣散費卻「走數」。他批評之前的《主場新聞》只是抄文和翻譯外電報導,完全沒有自家採訪;現在的《立場新聞》更加不會看,形容「再去無恥之徒的酒樓光顧」是愚蠢的行為。

蔡東豪文筆差劣 影響讀者文學水平

墳總稱自己不認識蔡東豪,但其文筆差劣引人發笑。他以蔡東豪刊於《蘋果日報》的一篇專欄《我仍有山》為例,指蔡東豪在斷句、邏輯均有不少錯誤,如山上氧氣較稀薄,但文中的一句「山上氧份高」已是錯誤。他說《墳場新聞》只是教導蔡東豪正確、優雅的寫作技巧,並非要教訓他。他形容蔡東豪在文章佈局、內容上東拉西扯,欠缺主題。墳總表示,他只是對蔡東豪有意見,對大部份文筆甚佳的「博客」並無偏見,他勸勉蔡東豪不要「生人霸死地」霸著專欄,以免影響讀者文學水平。

青永屍:自愧不如「十九才子」陶傑

墳總思如泉湧,其風趣幽趣的文筆令網民「尊稱」他為「陰間十九才子」,與「陽間十九才子」陶傑齊名,墳總對於網民的厚愛受寵若驚,自謙自己的文筆不及「陶十九」,但仍不忘發揮他的幽默本色。他指陶傑的文筆是香港數一數二之流,自言不及陶傑的文筆,陶傑可能是因長相在陽間的香港男作家中排名第十九因而得名。他說假如陶傑是十九的話,他絕對是在排在陶傑之後的二十。

展望將來,墳總稱自己不會像蔡東豪「我恐懼、我誤判、我愧疚」把《墳場新聞》突然結束,現時正在考慮會加入錄音節目。他表示《墳場新聞》的存在是因為社會需要這種聲音,「假如社會不需要我,我就會不做」,正如墳總筆下的墨子,說服楚王放棄攻宋後,宋國不需要自己,便隻身一人飄然離去。

 

DSC_2335

記者、攝影:張政恒

 

 

 

返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