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介觀點

開府飄零百代嗟──記鍾期榮校長和莫德光老師(方釗)

一九八五年初夏,炮台山城市花園的富臨門酒家內,一位眉目清秀書生模樣的老人端坐在中間的茶桌,穿着淺色西裝,面前放着一把摺子扇,若有所思。不久,兩位老人翩然入座,其中一位女士,穿着深色旗袍,講話帶着濃厚的湖南口音,面帶笑容,目光炯炯有神。三人寒暄一番,書生模樣的老人拿出一張信箋,上面用行書寫着一首七律,女士展開細念:「忽然回首此生休,束筆收書淚欲流。一樹枯榮今到杪,百年甘苦記從頭。補天追日心先瘁,填海移山志未酬。高處不堪風雨急,明朝且下一層樓。」念畢已經淚流滿面。


這是莫德光老師在人人出版社胡老闆介紹下第一次見到鍾期榮校長的情景,老師後來向我憶述當時情景—校長感慨地說:「回不去了。」 

的確,他們所懷念的故國已經變天,咫尺天涯,衣冠全非。他們所寄住的城市,華人數典忘祖,崇洋成風。當年同時南下的知識分子中,留在香港的不在少數。錢穆、唐君毅等成立新亞書院成為了內地文化人南下香港、傳承中國文化的重要據點。然而大部分文化人始終無法留在香港終老,或赴台就職,或北上為官,願意留在香港、為中華文化的傳承盡心盡力的並不多,鍾期榮校長和莫德光老師便是其中兩位。

鍾校長雖身為中國第一位女法官,來港後投身教育,不但協助浸會學院通過港府的評審,成為第一間依「專上學院條例」註冊的院校,更在一九七一年傾盡家財,創辦樹仁學院,以「敦仁博物」為校訓,讓無數被大學拒之門外的學子得以繼續進修學業,推行仁者教育,為弘揚中華文化繼往開來,屢創新猷。鍾校長一生信奉中國傳統文化,以儒家精神立校,「樹仁」,便是要樹立中國傳統「仁」的哲學,她認為,一個人縱有滿腹經綸,如無「仁」立身,也不算是個完人。

殫心竭智  傳承中華文化

樹仁學院有兩大特色:第一,所有學生都要修讀大一國文;第二,堅持大學四年制。當時在香港,只有中文大學走同樣的路,但是後來中文大學也妥協了,改為三年制。而樹仁在歷經港府教育政策的打擊下,仍然秉持宗旨,毫不屈服,因此得不到政府的資助,受到種種不公的待遇。鍾校長寧願變賣家產來支付建築校舍和辦學的行政費用,卻絲毫不動搖她對教育理念的堅持。這種執着和不屈的精神,一方面源於湖南人的天性,另一方面,也源自她對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精神的尊崇,明知前路艱苦,仍「雖千萬人吾往矣」。後來香港所有大學改成四年制,樹仁也成為香港第一間私立大學,種種發展都證明了鍾校長的遠見和堅持。

校長在讀〈岳陽樓記〉中發出了范仲淹的感慨:「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所以當她見到莫老師時,那種同路人的親切感油然而生,也就有了莫老師退休之後到樹仁任教大一國文、寫下「手種千年樹,心存百世仁」的故事。

一九四九年莫老師來港後,初經商,不久便參與創辦新法書院的工作,歷時二十七年,後來又創辦了聖約翰英文書院,桃李滿天下,老師多才多藝,培育英才無數,銀行大班、政府司長、著名編劇、歌神影帝、影壇大亨等,都是出自他的門下。然而老師最引以為傲的是他的詩詞和書法作品,老師曾經講過:「環宇之中,能將其日用文字,發展成為一系列的藝術,而且宏博精奧、變化靡窮者,唯我中華書法而已。(〈如可贖兮  人百其身〉)「至於詩詞,覺其聲音節奏,自性靈溢出,進則以觀以興,退則寫心寫性,即不動人,亦可娛己。」(《鳳兮集.代序》)老師窮畢生精力,研究書法和詩詞,把位於豪宅之地的梅馨街住所,用作免費教授書法的地方,所為何事?目的就是要為中華文化存亡絕續之秋,留一分色彩,存一段命脈。

老師憑一身本事,也可過着優渥的生活,是什麼驅使他不放棄對美與善的追求呢?我想是遊子思鄉的情懷和承傳中華文化的使命感。這從老師的詩詞裏常常出現的句子可以看出來。老師的詩詞中,最常見的是思念故國的字句:「杜甫好詩多憶弟,韋莊名句半思鄉」、「王維筆意秋方好,庾信鄉思老更濃」、「淚是文章血是書,百年心事瞬成虛,齊梁冰碎無人惜,萬古愴傷惟庾徐」。從這些美妙的詩句裏,我們可以看到老師那種無奈和漂泊他鄉的感慨。詩詞裏也常常可以看到老師對於盲目崇拜西方文明的譴責:「正統何曾害事功,心傳惟在救民窮,不聞明治維新日,先廢扶桑武士風」、「爭赴西天各取經,歸來矢志治河清,西天一去不思蜀,辜負黃河日夜聲」,所以當有學生負笈遠洋時,他總是不忘鼓勵「從今四海行經處,莫負衣冠故國風」。

和鍾校長一樣,老師也知道這是孤獨的路,發出了「楚狂何與計榮枯,鳳鳥迷蹤吾道孤」的感慨。他在《鳳兮集.代序》中提到:「舉世滔滔,都已放失了本心,泯滅了靈性;正義感、使命感、幽默感完全消喪;公德心、羞惡心、自尊心蕩然無存;正與邪,是與非,妍與媸,善與惡,不但不能分,而是公然說不必分。清濁同流,薰蕕同器,長夜漫漫,視天夢夢,這不都是黑暗時代的風情嗎﹖」 

今年是鍾校長和莫老師百歲冥壽之年,他們這一代人,經歷戰亂,去國懷鄉,目睹中華文化之花果飄零,在自己崗位上不懼艱辛,殫心竭智,唯期中華文化得以傳承,其精神與毅力,後繼有人乎?

(作者為香港醫務行政學院會員、中國醫學模擬教學聯盟理事會理事。)

文章轉載自《明報月刊》2020年12月號

(圖片:樹仁大學校長鍾期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