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編輯推介

海關檢獲價值逾7千2百萬元冒牌物品
包括韓國品牌手機和德甲球會波衫

海關一連4周採取執法行動,從物流公司層面入手,打擊偷運入境以供應本港及轉運外地的冒牌貨物活動,檢獲物品包括韓國品牌手機和德甲球會波衫等,數量達157,000件。

海關的執法行動於5月28日至6月27日展開,代號為「海盾」(Ocean Shield)。目標是打擊由海路偷運冒牌貨物入境,以供應本地及轉運外地的違法活動。行動中,共偵破36宗案件,檢獲約157,000千件懷疑冒牌貨物,估計市值逾7,200萬元。

在多間物流公司採取行動

海關透過情報分析和深入調查後,發現有懷疑冒牌貨物入境後運往多間本地物流公司。海關人員鎖定約30間分別位於葵涌、天水圍、荃灣、青衣和元朗的物流公司後,進行突擊搜查,檢獲約154,000懷疑冒牌貨物,包括手表、手機、手機配件、眼鏡、衣服和鞋履,估計市值共約7,000萬元。

海關檢獲的部分懷疑冒牌飾物。


海關發言人說,海關在跟進調查中相信部分檢獲的懷疑冒牌貨物,會於本港出售,其餘則會轉口往海外地區,遂就當中兩批檢獲的貨物作監控派遞行動。6月6日,海關人員在旺角一間零售店鋪內,拘捕一名45歲收貨男子,並於店內再檢獲約20件懷疑冒牌無線耳機及喇叭,估計市值約32,000元。

12日後,即6月18日,海關人員在葵涌一個工廈單位內檢獲約300件懷疑冒牌無線耳機及喇叭,估計市值約120萬元。3人被捕,他們同屬一間公司,包括42歲公司男董事、43歲公司女董事和53歲公司女職員。

海關發言人說,上述案件仍在調查中,所有被捕人士現正保釋候查。

海關檢獲的部分懷疑冒牌手表。

海關呼籲,消費者應光顧信譽良好的店鋪或網站,以免購入冒牌或侵權物品。物流業界亦應遵守《商品說明條例》的規定,在處理貨物時,如有懷疑,應先向有關商標持有人或其代理商查詢。商戶於採購物品時亦應小心謹慎,售賣冒牌物品屬嚴重罪行,須負上刑責。

海關發言人強調,海關會繼續加強巡查,並透過情報分析採取執法行動,嚴厲打擊不同層面的冒牌和侵權物品活動。根據《商品說明條例》,任何人進出口、銷售或為售賣用途而管有冒牌物品,即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500,000元及監禁5年。

————————-

主圖片:海關檢獲的部分懷疑冒牌韓國品牌手機和德甲球會波衫。

主圖片來源:政府新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