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簿南海仲裁案

林中斌:南海仲裁大戲落幕

國際知名國際關係及兩岸關係專家林中斌在台灣《聯合報》、以《南海仲裁將成『歷史腳註』》為題撰文指,海牙國際法庭7月中雖然對菲律賓3年前提告「南海侵權案判決出爐」,看似北京大敗,但從過去兩個月形勢發展觀察,「南海仲裁的大戲已寂然落幕」,將只會成為「歷史腳註」。林中斌歸納了6大因素。

  1. 菲律賓掉頭轉向:6月底就職的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不只向北京示好,同時與華府交惡,使前總統對中國的提告意義泰半消失。
  2. 美國自損立場:美國一直尚未簽署1982年的「聯合國海洋公約」,而且美國1986年被同一國際法庭判輸給尼加拉瓜,且須賠款,華府卻完全不理,如今沒有要求北京遵行南海仲裁的支點。
  3. 大國包括聯合國安理會其他4國及日本已開先例:還有其他大國也曾有漠視國際法庭仲裁的先例。日本2015年不理有關它南極捕鯨輸給澳州的判決,同時英國不理因印度洋捕魚輸給模里西斯的判決。2013年俄羅斯不理因扣留環保船Greenpeace 輸給荷蘭的判決。法國1974年不理因太平洋島礁上核子試爆輸給紐西蘭的判決。
  4. 日本低調謀和:日本既支持仲裁,中國示威,8月初連續3日在釣魚島周圍破紀錄集結300艘海警船,66艘漁船闖入釣魚島12海里作業,但日本反應低調,只不斷由外務省向中國駐日大使館抗議,與之前戰機升空不甘示弱的方式,不能相比。
  5. 國際冷向美日:仲裁案後舉行兩次東南亞國際會議,對中國南海行為,大會皆未提及,連與中國南海有爭議的越南也未置一詞。
  6. 美府7月中旬派遣文武高官訪問北京,海軍司令John Richardson上將和國安會首腦Susan Rice都強調克制和合作,連奧巴馬自己9月出席杭州G20會議上也不再提人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