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稱本港史上最強的颱風「山竹」,風力已減弱並逐漸遠離本港。
星期日掛起「十號波」,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翌日早上會見傳媒交代情況。她被問到為何不直接安排全港停工時表示,由僱主及僱員以互諒互讓及體恤的方式進行更適合現時情況,因很多僱員要上班為其他市民提供服務。
林鄭月娥指現時進入善後階段,除了學校停課,政府已內部傳達,如果公務員因公共交通問題上班有困難,只需致電上司便可;又呼籲僱主靈活安排僱員上班,不要扣減遲到員工的薪酬。
林鄭月娥表示,本港受「山竹」吹襲算是安然渡過,本港防避工作做得相對足夠,有近1400人入住各個庇護中心,不多於300人滯留機場,對緊守崗位的公職人員及公營機構人員表示感謝。
保安局局長李家超表示,錄得1500宗塌樹報告,是去年颱風「天鴿」襲港時的兩倍,嚴重水浸有9宗;因「山竹」吹襲而造成的家居損壞,包括窗戶破損個案約有500宗。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今日會動員約8000人繼續清理垃圾及路上的塌樹。而在颱風吹襲期間,有394人通過急症室入院。她指知道不少人可能去普通科或專科門診復診,呼籲市民不用心急,如未能如期復診,可致電醫管局另行安排。
運輸署署長陳美寶表示,風暴過後有600多處路段受阻,大部分受影響的路面有待回復正常,市民出行時會有不便,希望保持忍讓。
九巴及龍運有個別巴士站的設施受破壞,基於員工及乘客的安全考慮,日間巴士服務仍需暫停,直至另行通知。新巴表示,42、82M及城巴48、70、72、72A、75、90、592、S1、S56號線提供有限度服務,其餘所有日間路線暫停服務,直至另行通告。
港鐵表示,由於塌樹導致架空電纜受損,東鐵綫列車服務延至早上6時15分開始,東鐵綫來往大埔墟及上水站的服務需要暫停,其餘大部分路綫的列車服務逐步回復正常。港鐵來往上水至大埔及沙田至九龍塘穿梭巴士未能提供服務。
有市民今早七時在港鐵大圍站往紅磡方向月台等車:「前面百幾人,後面幾百人,馬鐵一班班車載人到(大圍站),但東鐵(往九龍塘方向)完全無車,人人鼓譟!」
他最後在9:45抵達九龍塘站。
強颱風山竹吹襲後,造成全港多區嚴重破壞,街道和鐵路沿線也因塌樹受阻,巴士服務停駛。政府交通安排不足,未能及時提出有效解決方案,僱員被困港鐵站幾小時未能上班,市民出行成問題。
颱風過後一日便立即復工問題,引起港人熱烈討論。我們需要明白當時交通服務完全受阻,僱員根本無法到達上班地點。要一眾市民上班,倒不如停工一日,將交通重新安排妥當,這不是更有效嗎?
香港政府是次在災難應變方面,決策可以說是『虎頭蛇尾』。政府提早公佈颱風山竹資訊,令市民有所準備,抵禦颱風,準備工作足夠,然而政府卻忽略了災後善後工作更加重要,更加考驗政府的應變能力。
政府多次表示行政機關並無決定停工的權力,然而風災過後更需要政府臨時應變能力。參考珠三角其他地區,特別是同為『特區』的澳門,均因為這次風災而有停工停學停市的安排,為何只有香港不能破例?顯出行政機關的災難應變能力過於死板,不夠靈活。
作為政府代表的特首林鄭月娥,風災過後對市民的安撫不足,發言『香港安然度過』,『感到安慰』,對於深受風災困擾的廣大市民來說無疑感到諷刺,證明作為特首的林鄭月娥的不智。
在山竹過後,香港是否亦需反省一下現時的災後處理措施是否已經過時了呢?反觀周邊地區的防災措施是否已經超越了香港了呢?政策應是靈活而不是死板的,亦應是與時並進的。
的確, 颱風山竹的威力對於香港社會的破壞嚴重,令香港的巴士網絡癱瘓,即使如此,政府只宣佈全港學校停課,但一眾的打工仔仍要上班,遠遠超出港鐵的承載力,令不少上班族遲到。不少港人也因此質疑政府在災後處理方法錯誤
香港政府本次颱風前的準備不錯,正因爲有上次「天鴿」的經驗。但事後復工安排的確欠有周全考量。雖然政府對各商界呼籲不要因此刻扣工資。但政府一日沒有指示,員工仍然要在風後各交通停頓下艱辛踏上上班路。另有工會幹事引述保安員在網上表示,指主管命令她兩小時內站崗,但大圍站等候的士的人龍太長,她被迫徒步走上大埔道,花了整整三小時上班。可見,無良僱主為數不少,政府必須收緊惡劣天氣下的當值及復工規定,大幅加強僱員保障。
所謂虎頭蛇尾,就正正是形容這一次香港政府的防災工作。沒錯,這次政府值得嘉許的是有讓天文台發出預警,讓市民做好防範措施。可是卻忘了考慮災後問題,多宗大樹倒塌,電纜斷電的問題,導致災後多區癱瘓。政府沒有硬性規定停工事宜讓整個香港都陷入混亂之中,數千名市民在一個狹小的空間爭取一個極度昂貴的上班機會,這災後安排很難讓市民感到滿意。
復工令上班族受困於環境悶熱的港鐵站內, 情況非常混亂,希望經過今次教訓,政府能夠制定好應變措施,以防患於未燃。
山竹過後,政府災前功夫比天鴿來臨時做得更充足,這一點的確可圈可點,山竹過後,交通未能應付日常的運作的情況下,上班一族,根本都冇法上班,在市民只是盲目的迫在月台前,等待未知能不能前來的車,政府理應在這刻為市民着想,宣佈停工一日,讓市民在家中安坐,這反而令災後的處理更順利。
本港經歷「山竹」的吹襲後,雖然防備工作做得佳,但一些非人為的事故,如塌樹、水浸等情況是無可避免的,因應這些特殊情況,路面交通等也大大受到影響,但為了使香港社會保持正常運作,不得不維持全港正常上班,但政府對交通的支援不足,令許多上班族上班時都出現交通不便的情況,這情況引起廣大市民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