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

報章社評節錄8.17

《蘋果日報》

言論自由還有沒有明天
警隊對新聞自由的威脅、損害固然與日俱增,國安法帶來的白色恐怖、寒蟬效應同樣快速滲透社會各個角落及層面,傳媒則是首當其衝。就在上星期,港台方面以國安法新訂立需要更審慎為理由,把一個包括立法會前議員羅冠聰訪問片段的新聞特輯下架,令觀眾無法再觀看。羅冠聰目前雖身在英國,但他既未被法庭定罪,所謂被警方通緝的消息也未有任何官方文件證實。港台有甚麼理由要把他的訪問片段下架,形同把他滅聲呢?而開了這個先例後,未來可能有更多抗爭者、被捕者的訪問片段被下架,甚至不會再被訪問,不能再在新聞媒體發聲。這不是在自我設限以至自閹嗎?當這樣的氛圍不斷擴散,基本法、國安法保障的言論自由不是土崩瓦解嗎?

《東方日報》

貨櫃碼頭狂爆疫 中門大開禍無窮
更令人憂慮的是,病毒能停留在物件表面一段時間,甚至連雪藏雞翼都驗出帶毒,證明病毒生存力極強。即使碼頭確診人員大都負責裝卸貨櫃,並非直接接觸貨物,但病毒會否隨貨櫃運輸傳遍港九新界以至整個華南,誰也說不準。早前廣東省已收緊港人入境安排,必須持廿四小時有效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兩地交流幾乎中斷,一旦內地當局連曾到碼頭裝卸貨櫃的跨境貨車司機都拒絕入境,中港物流肯定陷入癱瘓,影響極大。

《信報》

萬年總統不落台 白羅斯恐遭吞併
盧卡申科現時的處境十分尷尬,如果不直接倒台,他必須在親俄與親歐之間作一抉擇。弔詭的問題乃在於,盧卡申科一直企圖擺脫俄羅斯的操控,大選前更加高調拘捕三十三名「俄羅斯僱傭兵」,控訴莫斯科干預選舉活動,如果為了戀棧權位而再次投靠克里姆林宮,無異於任由白羅斯被俄羅斯吞併。老謀深算的俄羅斯總統普京一直鼓吹兩國融合,旨在建立類似蘇聯的聯邦制國家,今次必然樂於利用有人主動投誠順水推舟。

《明報》

外交3高官輪番發聲 中國對美國有軟有硬
樂玉成的訪談說得更直白一些,他說,中方「不會隨小人起舞,但也絕不容他們胡來。我們從不打第一槍,每一步都是後發制人」,更明說「未來幾個月十分關鍵,我們要保持定力,不被各種極端勢力所左右,牢牢把握兩國關係的正確方向,確保其不失控、不脫軌」。這裏所說的「各種極端勢力」,是否既包括崇美恐美的「投降派」,也包括鼓吹不惜一戰的「主戰派」,可圈可點,耐人尋味。中美高官將會舉行檢討首階段貿易協議執行情况的視像對話,是繼楊潔篪與蓬佩奧6月夏威夷會談後的又一次高層會晤,也是對中方堅持對話策略的又一觀察窗口。

《經濟日報》

病毒普檢須便民 打通復甦之路
若全民檢測做得到位,方便市民,愈多人參與,則這次全港徹底檢測就愈準確,找出隱形病人進行隔離治療,再配合社交距離,盡力將疫情控制回到6月初水平,才有機會讓經濟重啟,並與周邊地區推動健康碼認證機制,繼而建立旅遊氣泡,恢復跨境人流、旅遊和經濟活動。

《大公報》

許智峯威嚇記者 誰在為他撐腰?
從包圍恐嚇,再到非法禁錮、抹黑文宣;從針對大公報記者,再到製造“警暴”事件,反對派上至頭面人物,下到各大網絡群組,配合得行雲流水。顯而易見,許智峯膽敢如此囂張,是因為背後有攬炒派在撐腰,意圖通過打擊大公報,去達到恐嚇報覆、令正義媒體噤聲的目的,用心險惡之極。

《文匯報》

新聞自由不是黎智英逃避法律制裁的擋箭牌
此次警方搜查《蘋果日報》,嚴格按法律規定和程序向法庭申請搜查令,警務人員進行搜證時,多次出示搜查令,供相關機構人員及律師代表審視。警方在行動前,已特別提醒警務人員在搜證時避免觸及採訪資料;搜證過程中,搜證人員在該傳媒機構人員陪同下進行。《蘋果日報》、攬炒派攻擊警方打壓新聞自由,完全罔顧事實、造謠誣衊,企圖為黎智英脫罪洗白,並且誤導市民、煽動對警方和政府的仇恨。但在法律和事實面前,打壓新聞自由的謠言謊言是根本站不住腳的。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南華早報》

Restaurants should embrace the Hong Kong spirit of innovation to survive
Takeaway and delivery services are booming, but not enough to restore losses. Many businesses have come up with innovative strategies to draw customers, including promotions, discounts, coupons and even online cooking classes.
There can be greater certainty if authorities adopt a transparent, long-term, plan rather than week-by-week pronouncements. But government resources are limited. The sector, like all in business, needs to embrace the Hong Kong spirit of innovation and creativity to weather the cri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