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編輯推介

下半年香港盛事超過100項
全年計可吸引170萬名旅客參與

特區政府宣布下半年香港將舉行超過100項盛事,全年合計約有210項,預計吸引約170萬名旅客參與,經濟增加價值約為43億元。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早出席行政會議前表示,今年首4個月,訪港旅客總數達1,462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1倍。單計4月,美國、加拿大和印尼的旅客錄得八成多增幅,大多是過夜客和長途客。估算每150萬名旅客可以帶來0.1%的本地生產總值增長,長途旅客帶來的經濟增長更大。

特首:全年盛事由150項增至210項

李家超又說,今年1月,政府表示估計全年會有約150項盛事。「現在我宣布會加碼60多項,全年將由150項增加至超過210項盛事,增幅超過四成。全年盛事預計吸引約170萬名旅客參與,他們會為香港帶來約72億元的消費額,經濟增加價值約為43億元。」

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在記者會公布下半年盛事詳情時表示,下半年的盛事中,全新的項目有超過15個。各項盛涵蓋不同領域,數目最多的是會議及展覽項目,有42個;其次為文化藝術及創意項目,有25個;體育盛事有15個;金融、經濟及創科相關的盛事有13個;節日及慶典、匯演及嘉年華方面有11個。

7月辦「武林盛舞嘉年華」

文藝創意方面:7月,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文化藝術盛事基金會支持一個全新項目「武林盛舞嘉年華」,這項目雲集超過1,000位武術及舞蹈界高手,呈獻超過60場表演及活動;6月29日起至明年1月,M+博物館會舉辦首個貝聿銘大型回顧展,當中不少展品為首次展出;10月,香港演藝博覽首次舉辦,推動表演藝術交流及洽談交易。
 
體育盛事方面:兩項國際知名體壇盛事——2024世界棍網球U20錦標賽和2024年WBSC棒球5世界盃 ,由M品牌贊助,將分於8月及10月首次在香港舉行;11月,有「飛越大嶼」和樂施毅行者兩項具規模賽事;12月有香港街馬。
 
黃偉綸表示,節日及慶典、匯演及嘉年華方面,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9月開始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會舉辦展覽,展示國家的輝煌成就。中秋最觸目的活動大坑舞火龍今年會擴大巡遊路線,還有香港繽紛冬日巡禮、跨年倒數等節慶盛事。下半年亦有多項活動展現香港作為美食之都的魅力,例如7月亞洲酒吧界大型盛會亞洲50最佳酒吧頒獎典禮,將連續第二年在香港舉辦。10月會有香港美酒佳餚巡禮,去年吸引約14萬人次入場。

10月底有創科旗艦活動SmartCon 2024

他又說,金融、經濟及創科方面,香港金融科技周和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分別於10月和11月舉行。「另外,我們成功爭取創科旗艦活動SmartCon 2024選擇香港,作為首次踏足亞洲的落腳點,彰顯香港國際創科樞紐的非凡地位。」
 
會議及展覽方面:大型會展項目「超級樞紐博覽會」將於11月首次舉行,來自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會就機埸、港口、鐵路、物流和建築等議題交流。

至於政府為盛事投放多少錢,黃偉綸沒有具體回應,只表示文化藝術盛事基金和「M」品牌活動在項目完結後,會有資助金額的數字,政府會提供透明度。「但很多還未舉辦的項目,我們今天沒有這個數字,但當數字定下來後,我們是會提供的。但最主要是,對比72億元的消費額,或43億元的經濟增加值,我們相信 [資助] 是遠遠低於這些數字的。其實你看我們的基金,每年批出的可能只是一億多元,你就知道是遠遠低於的,是非常之物有所值的。」
   
文體旅局楊潤雄表示,要充分發揮旅遊對各行各業的提振作用,政府會加強與盛事活動相關行業的聯繫,讓盛事能帶動旅遊、酒店、餐飲、零售等行業,為他們帶來人流和商機。「我們相信業界可以參考未來舉辦的盛事,提前計劃,設計和推出行業和盛事之間的聯動推廣計劃和旅遊產品,為旅客打造全方位、更深刻的旅遊體驗,讓旅客成為説好香港故事的最佳大使。」
   
——-

主圖片: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中)聯同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左)和香港旅遊發展局總幹事程鼎一(右)舉行記者會,公布今年下半年香港盛事年表。

主圖片來源:政府新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