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特寫專訪

【人物特寫】以墳場和古蹟作教室
陳仁啟堅持教歷史要「現場了解考察」

|記者:麥倬甄|

「有同學會說到墳場不吉利,遞上家長信便不去。」但陳仁啟老師依然故我, 繼續帶領學生參觀墳場,以及各區的歷史文化古蹟。他以戶外教學模式來教授中國歷史,已沿用20多年,因他認為讀歷史就要「到歷史現場了解考察」。

陳仁啟指墳場除了聚集五湖四海的風雲人物外,也與其他古蹟一樣,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為了帶領學生實地考察,他會配合課程內容挑選合適地點,並參考以歷史文化為主題的本地團行程,設計出各條別具教學心思的路線。

陳仁啟中學時做過不同的兼職和暑期工,在製衣廠檢查衣服品質和送文件,在連鎖快餐店兼職,在零售店鋪賣鞋,連在地盤試水測試也做過,親身感受過不同工作的特點和要求,體會到「落地」的重要。中學畢業後,他成為第一批在大埔新校舍上課的香港教育學院(現為香港教育大學)的學生。當年(1997年)學院在11月才能夠開課。1999年畢業時遇上經濟不景,要尋覓一份體面的工作並非易事,他認為自己「好好彩」,獲大埔一所官立學校聘為教師。

學歷史不能只看課本

入職不久,千禧年初教育改革,新加入單元教學模式,推動全方位學習。任教中文、中史以及普通話科的陳仁啟一方面參與教案設計,一方面開始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到區內了解歷史文化,實踐他「現場了解考察」的理念。

「我覺得讀歷史不是只有看書,因為太平面,要真的到歷史現場了解考察。也不要以為很遠的地方才是歷史,其實在我們身邊已有許多歷史。」因此,他帶着學生,參訪過大埔區內多個具歷史意義的地方,包括大埔碗窰和大埔舊墟等。

陳仁啟記得,有一年,在大埔碗窰小組中,有一名學生稱自己爺爺是碗窰村村長,家中存放了一份族譜。參訪當日,他的爸爸更自願擔導遊,帶領眾人遊覽。當日走近這個古蹟時,陳仁啟看到不少具有歷史價值的陶瓷碎片散落在地上,感到有點可惜。另一次參觀沙田文化博物館,在專門介紹新界歷史的展廳裏,一名學生指着鶴佬人跳龍船舞的相片說:「 這個是我的姑姐!」陳仁啟在訪問中更聲演當時學生與相中人「相認」的情景。

他又憶述,這名學生匯報學習成果時,帶了整套真金打造的頭飾回校,放在校內展覽整個星期;又拍下婚宴現場的畫面,燒錄成光碟,帶回來給他。

陳仁啟的歷史考察教學,不但推動學生探索香港和自己族群的歴史,也讓他們體會到這一科目的趣味,明白歷史就是記錄身邊發生的大事。他說曾有老師坦言,在大埔任教多年却不知道當地有這麼豐富的歷史文化和古蹟。

陳仁啟其後轉到筲箕灣一間中學任教,繼續實踐他的教歷史理念,並舉辦更多不同類型的戶外歷史教學活動。

帶隊內地遊學團

任職的第二年,他建議舉辦內地遊學團,之後幾乎年年都帶學生到內地遊歷考察。他以自豪的語氣表示:「我帶同學去過很多地方呢!」列舉的地方除了廣東省內的名勝古蹟外,還有河南龍門石窟、湖北荊州、陝西西安兵馬俑和小雁塔、甘肅敦煌和嘉峪關等。他稱,目的是讓同學親自去對比書本的寫法與真實環境。籌備過程中所花費的心思和時間,他用一句「不麻煩」輕描淡寫地帶過。 

有別於平日頗為嚴肅的模樣,陳仁啟率團外遊時與學生合照,總是臉帶笑容。他說,跟學生在名勝古蹟前留影時,他許多時會主動提出「不如我們一起selfie(自拍) 吧」,搞搞氣氛。

以墳場作課室

在陳仁啟的眼裏,「每個墳場都非常值得去遊覽」,但他過去數年只帶領學生到跑馬地有「花園墳場」之稱的香港墳場,實地講述歷史。他解釋,曾考慮過香港仔及薄扶林的墳場,但在多番親身考察後,因交通不便作罷。「遲一些若能設計更好的交通路線,就可以帶學生去。」另一個原因是,香港墳場葬有歷史科提及的人物,如楊衢雲、何東和何啟等。

他說,在這些歷史人物的墳前,有學生會恭敬地用心去聽;也有學生被不同特色的墓碑和周圍環境所吸引,四處張望。

在疫情影響下,陳仁啟轉用其他方法來繼續這種學習模式,例如報名參加歷史文化旅行團。他曾利用學校取消旅行日的機會,率領全體中二學生去了解筲箕灣的廟宇,以及蜑家人的水上文化,培養同學對歷史的興趣。他會針對不同年級來調整參觀地點,也會與旅行社商討户外教學的內容及路線。

「若然有機會、有資源、有時間,能夠舉辦就一定會如常進行,因為都很有意思,同學都需要認識自己的社區、香港歷史與中國歷史。」陳仁啟對歷史科的態度,就盡顯在多年來設計的課程內容與活動細節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