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用戶資料外洩事件



2018年3月,多家英美傳媒報道,英國數據分析公司「劍橋分析」涉嫌不當獲取Facebook多達5000萬美國用戶的訊息,用於設計軟件,以預測並影響選民投票。報道指「劍橋分析」曾受僱於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競選團隊,以及推動英國脫歐公投的陣營。事件隨即翻起軒然大波,用戶狠批Facebook保障私隱不力,而歐美監管機構亦介入調查事件。受醜聞影響,Facebook股價在報道刊登後急瀉,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朱克伯格身家大縮水。另一主流社交平台Twitter出現「#刪除臉書」(#DeleteFacebook)的熱門標籤,許多網友紛紛宣告將停用或刪除賬號。

綜合外電報道,數據洩露的源頭是英國劍橋大學心理學教授柯甘(Aleksandr Kogan)2014年推出的一款App,名為「這是你的數碼化生活」(「thisisyourdigitallife」),向Facebook用戶提供個性分析測試,當時有2.7萬名用戶下載了這款App。柯甘可獲取這2.7萬人及其所有Facebook好友的居住地等訊息,以及他們「點讚」的內容,所以實際共獲取多達5000萬用戶的數據。「劍橋分析」之後發表指得悉柯甘違反Facebook政策後刪除了全部數據,澄清沒有在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期間使用任何柯甘提供的數據。特朗普競選團隊亦否認曾使用「劍橋分析」提供的資料,聲稱競選期間使用的選民個人資料來自共和黨全國委員會資料庫。

Facebook同時急速處理事件,其副總裁兼副法律總顧問Paul Grewal發聲明表示:「2015年我們獲悉柯甘向我們撒謊,違反Facebook平台使用政策,將透過APP蒐集的用戶個資與魏利、劍橋分析和戰略溝通實驗室分享。當時我們移除該APP,要求刪除擅自取用的用戶個人資料,並獲相關人等告知已刪除未獲許可取得的資料……幾天前,我們接獲通報,指稱當時的資料並未全數刪除。我們正積極着手確認相關說法的正確性。」

分析普遍認為,是次Facebook用戶資料外洩將對網企的日後發展影響深遠,一方面提醒民眾要保障個人私隱,隨着監管機構可能收緊規例,科網企業的經營環境以至大數據的應用勢將受衝擊。朱克伯格為全球排名第七大富豪,他持有Facebook 16%股份。福布斯估計,Facebook股價經一輪暴跌後,其身家縮水至695億美元。英美國會議員均要求他出席國會委員會聽證會作證。

4月10日及11日,朱克伯格一連兩日到美國國會作證,朱克伯格承認責任的同時,始終迴避加強監管Facebook的問題,只稱願接受正確的監管,迴避提到是否支持新法規,也沒作任何具體承諾。在5小時的車輪戰後,外界普遍認為他在參議院的應對先勝了一仗。一眾議員對朱克伯格提出質問,惟部分人表現水準拙劣,更被嘲笑是不懂玩Facebook的「老友記」。例如資深參議員哈奇(Orrin Hatch)問道:「你的服務不收費,請問你如何經營下去?」朱克伯格呆了一呆說:「參議員,我們有廣告的。」此外,期間有多達44名議員提問,每人卻只有5分鐘時間,因此有不少問題沒被深入追究,有如放生朱克伯格。報道指,朱克伯格團隊為準備今次作供,過去一周在會議室設立了模擬聽證會,跟他多次排練。

5月25日,歐盟於2016年通過的《通用數據保護條例》(The EU 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簡稱GDPR)正式生效,條例規定對於違規收集個人信息的互聯網公司,最高可罰款2000萬歐元或全球營業額的4%。GDPR將取代於1995年通過的《歐盟數據保護指令》,市場視GDPR為史上最嚴格的數據和私隱保護條例。市場估計,對於Facebook、Google和蘋果公司等科網公司來說,這可能會導致數十億美元的罰款。

Facebook於7月份所公布的第二季業績,反映私隱及內容公開醜聞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營業收入增長42%,至132億美元,是過去3年多以來首次未符市場預期;歐洲地區日活躍用戶由2.82億降至2.79億,3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的情況。Facebook首席財務官將公司在歐洲的約100萬用戶流失歸咎於GDPR。消息拖累公司股價急瀉兩成,市值單日蒸發超過1000億美元,成為美國股市歷史上首隻單日蒸發市值最大的股份。

時間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