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相安倍二戰70周年談話



「道歉」、「反省」、「侵略」、「殖民統治」,在一般社會生活的對話中,或許只是雞毛蒜皮的事,但對於日本首相每年在二次大戰結束周年日的談話而言,卻是重若泰山。尤其是2015年二戰結束70周年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如何發表這分談話、運用甚麼詞匯,卻是全球矚目的國際政治事件,也折射出這階段國際關係外弛內張的特殊狀況。

邁入2010年之後,中美兩國已成為全球兩大政經實體,在美國的亞洲再平衡策略下,日本成為美國地緣政治策略上、抑制中國擴戰的馬前卒。在北京中央眼中,日本對於侵華的歷史觀,絕不容扭曲,但維持中日友好關係,卻也是這階段國際舞台上不能欠缺的一環。

於是當安倍2012年二度組閣上台,2013年和2014年連續兩年發表的「8.15講話」,都溢出了1995年時任日相村山富市搭起了承認對亞洲各國戰爭責任的框架,對「戰爭責任」和「不戰誓言」都閉口不提,他在2015年二戰結束70周年談話,便特別引人注目,尤其是當安倍2015年4月下旬在訪美接受空前高規格接待後,6月底強行在眾院通過新安保法案的背景下,安倍談話,便成為其中一項觀察中日關係走向的關鍵點。

北京中央最期望的,是安倍能回到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包括1972年9月29日的中日發表《中日兩國關於恢複邦交正常化的聯合聲明》;1978年8月12日的雙方在北京簽署《中日和平友好條約》;1998年11月25日的中日發表《中日關於建立致力于和平與發展的友好合作伙伴關係的聯合宣言》;以及2008年5月7日雙方在東京簽署的《中日關於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的聯合聲明》。

另外,也希望安倍的談話回到1993年8月4日時任內閣官房長官河野洋平、以及1995年8月15日時任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兩人先後發表講話的精神(河野談話村山談話),承認日本過去實行了錯誤的國策,走了戰爭道路,並表示要深刻反省歷史、吸取歷史教訓,「必須把戰爭的悲慘告訴年青一代,以便不再重犯過去的錯誤」。

安倍為了在國際大局下尋求更大的空間,在美國支持下不會挑起與中方不可挽回的矛盾,也對於這份談話小心翼翼,年初便成立了一個由重量級學者專家和新聞界人士組成的智囊,列出用詞上的框架。

從多方面訊息顯示,安倍從一起初,便期望將目光集中日本往後的發展,以及國際上可扮演的角色,對於歷史,只願輕輕以「繼承以往日政府的發言」便忽攸的帶過去。只不過越接近發表談話的時候,來自中、美等國際社會,以及內部民間甚至數名前任首相的壓力,都令安倍逐漸鬆口。尤其是為了讓安倍70周年談話回到村山精神,中方已從慣性的「臉色外交」,退讓至柔和的姿態,7月份採取極大退讓步伐,自爆邀請了安倍出席9月份在北京舉行的紀念抗戰閱兵儀式。至於安倍為了讓天皇已準備發表「8.15談話」,而提早一天發表的談話,會包括那些內容?擺出怎樣的姿態?中方是否接受?是否會影響到未來東海的穩定?安倍這一份談話,將為國際局勢帶來重大的影響。

時間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