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香港六四



1989年5月中旬,北京學潮持續,震撼全球。香港全城心緒也被動員起來,尤其在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宣布戒嚴後,港人5月20日冒著狂風暴雨,集會聲援學生,要求李鵬下台,第二天,100萬港人環市大遊行,破了香港開埠以來的紀錄,其中35萬人到跑馬地集會,本身是基本法草委的司徒華和李柱銘,宣布辭任,並宣告成立支聯會。同日,北京在港喉舌報《文匯報》社論開天窗,只落下「痛心疾首」4個字,轟動全城。之後香港演藝界人士又舉辦了30萬人參與的「民主歌聲獻中華」活動,為學生籌款。然後,150萬市民上街,回應「全球華人大遊行」,聲援北京學生。

帶同募捐款項和設備到天安門廣場的支聯會成員和大學生,絡繹不絕,終於,六四槍聲響起,香港大批破碎的心靈自高亢的天空跌陷至低谷,支聯會主導的黃雀行動,成功透過不同途徑,救出內地參與六四的學生逃亡海外。

香港這一代人,被全面的鼓動起來,六四,是重要的集體記憶,也成為香港回歸前中港矛盾的新起點。自始,香港社會更多關心政治的聲音,每年維園點起的六四燭光,象徵著香港拒絕遺忘的心情。或者那是最簡單而樸素的情感,卻反映了一代港人的中國心,也是全球華人最熱烈記憶的地區,全中國境內唯一可以悼念的特區。尤其是自2009年開始,維園參與悼念的人數激增至15萬到20萬人(據支聯會數字),似乎象徵著支聯會2000年後開始喊出的「薪火相傳」口號,取得成果。

港人對六四的熱烈情懷,經過2014年的雨傘運動洗禮,可能出現了微妙的變化,但維園的六四燭光,依然會是中國良心象徵。

 

時間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