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史科教學內容爭議

香港回歸後,中學的中史課程不斷改動。2014年12月,時任教育局局長吳克檢表示正計畫在初中推行中西史整合課程,把中史與歷史科整合為「歷史與文化」科目,並加入「香港史」;每周課時亦倍增至4節。踏入2015年2月,有指通識科催化「雨傘運動」,遂倡議改中史科讓學生加深對國情認識,課程發展議會專責委員會建議,把近代史內容比重,從以往的三分一增至一半,古代史則由三分二減至一半,即所謂的「詳近略遠」。

建議一出,引起多個關注中國歷史團體的抨擊,批評教育局「對中史不認識」,更隱瞞中史科修讀人數下跌的事實。這些團體力斥2002年在教育統籌局的所謂「改革」下,將中史科拆科而變得零碎化及淺薄化,自始修讀中史科的學生屢創新氐,中史科退修率過去4屆公開試均在30%以上,主因就是科目課程設計不當,政府及社會氣氛輕視中史。

回顧回歸後首任特首董建華銳意解決老人、房屋及教育三大問題,教改任務落在時任教統局局長羅范椒芬手上,2002年初中試推綜合人文課程,內容與中史部分課程重疊,加上新高中課程增設的通識科涵蓋現代中國史,因此初中的中史科也隨之調整。

教育局2009年再進一步「改革」,推行新高中課程,中史由必修改為選修,據統計全港455間中學中,73間不同程度取消或取代了中史科,佔整體約16%,這些學校初中不再開辦中史科,改以綜合人文科、歷史科、中國研習及國民教育活動,取代原本獨立的中史科。

到2015年因應社會政治氣氛,教育局再提「改革」,但同樣又引起社會的批評,使這中史課的發展,回歸後反而更呈凌亂。

 

時間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