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嶼願景



2018年《施政報告》提出「明日大嶼願景」,計劃在大嶼山分階段填海約1,700公頃,以建造多個人工島。所得土地儲備可規劃興建26至40萬個住宅單位,供70萬至110萬人口居住,其中七成是公營房屋。填海的地點涵蓋中部水域交椅洲和喜靈洲附近的人工島、大嶼山北岸和屯門沿海地帶,包括重新規劃後的內河碼頭區和龍鼓灘等多個發展區。政府將爭取在2025年展開首階段的填海工程,並讓首階段的住宅單位可在2032年入伙。《施政報告》指出,這個願景將跨越二、三十年,當中同時牽涉多項大型基建的推行,是現屆政府的重點工作。

「明日大嶼願景」公布後,政府隨即發布相關小冊子,內容涵蓋實現願景的5項政策方計(詳見圖示)。然而,社會上仍然出現大量質疑和反對聲音,當中主要牽涉到財政儲備、成效和必要性、安全性和長遠發展等方面的爭議。

據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填海工程至少需斥資4000至5000億港元,而本港的財政儲備只有約1萬億元;加之興建大型工程十有八九會超支,公眾憂慮巨額造價最終耗盡這一代人累積的全部財政儲備,甚至擔心工程「爛尾」,白白損失了把財政儲備用在實施其他改善民生的政策的機會。

造價高昂的影響因素之一是填海用料。外界指如以海砂填海,會因砂源短決而需要以天價四百億元以上買砂,財政壓力將有增無減。不過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表示,首階段交椅洲的填海用料大部分是建築廢料,不擔心造價超出預期。

有組織和團體人士對於「明日大嶼願景」的成效持質疑態度,形容工程是「大白象工程」(即造價高、效用低),是「無底洞」項目。其次,鑒於房屋短缺問題迫在眉睫,假使填海工程成效顯著,遠水不能救近火,始終無法紓緩短期房屋壓力。亦有業界人士指出,人口已預測在2043年後回落,「建立土地儲備」的概念落後,填海實為不必要之舉,而且不能解決樓價高企的問題。

此外,人工島抵禦天災的能力成疑,並且伴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隱憂,公眾對人工島的安全性和長遠發展存疑。雖然團結香港基金曾發表「強化東大嶼都會」計劃研究報告,稱「颱風期間的波浪高度限於約2米,足以確保人工島的風暴抵禦能力」,但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指評估結果有誤,指正政府須設計針對10米以上高度湧浪的防禦工程;然而他也坦言政府沒有足夠財力同時造島和建海堤。其次,全球暖化使冰層和冰川融化,全球海平面上升,沿岸城市均面臨淹沒風險,人工島將來亦面臨同樣的挑戰。

「明日大嶼願景」並非霎時間憑空出現,早在2004年政府已提出相關概念,而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土供組)建議的選項中亦包括「發展東大嶼都會」。在「土地大辯論」(公眾諮詢活動)期間,此選項成為熱議項目之一。現時政府先於土供組預計年底呈交的詳細報告提出「明日大嶼願景」,被公眾批評政府漠視民意和數據分析;加之這個需要斥巨資並橫跨二、三十年才能實現的項目,存在著諸種不穩定因素,包括資源的投放會否遠超預期、能否應付未來兩世紀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危險、財政上是否足以支持政府建立一套合標的社區配套等,不少人認為願景需要面臨太多挑戰、承擔太大風險,政府不應在未有足夠周詳審慎的規劃下斷然而倉促地推行。惟政府立場堅定,對此願景充滿信心,亦陸續有官員解說更詳細和具體的規劃,以釋除公眾疑慮。

時間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