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蔡英文通話



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台譯川普)美東時間2016年12月2日上午10:00接聽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的祝賀電話(台灣時間同日晚上11:00),為雙方自1979年斷交後的關係寫下新一頁之餘,特朗普之後晚間(台灣時間3日上午)更主動在推特(Twitter)上發文表示:「台灣總統今天打電話給我,祝賀我當選總統。感謝妳!」

一夕之間,台灣罕有地見於世界各主流媒體頭條,除了台灣不分藍綠媒體以大篇幅報導,有藍媒甚至以「驚艷」來形容此時民望正停滯在黃金交义點、陷入民意危機的蔡英文,至於英美傳媒也大幅報道並加以分析。

全球高度關注事件,最主要原因當然是北京中央的反應。英國《金融時報》便引述美國白宮國家安全會議前亞洲事務資深主任麥艾文(Evan Medeiros),中國領導人會將此視為具有歷史意義的高度挑釁行為,「改變中國對特朗普的戰略判斷」。《洛杉磯時報》評論特朗普的作為,「犯了菜鳥錯誤,中國不會善罷干休」。

還有《紐約時報》認為,「台灣總統不太可能毫無預警致電給美國準總統」,言下之意,特朗普應有足夠時間思考接這通電話是否恰當。《華盛頓郵報》則指特朗普的舉動「令人摸不清他的意圖」,

事件的確引來北京中央的負面反應,對美方面 ,初步並不如預期之大,只「向美國有關方面提出嚴正交」涉。比較有趣的反而是,北京將主要的責任推到台灣身上。外長王毅3日上午回應媒體提問便說:「這只是台灣方面搞的一個小動作,根本不可能改變國際社會已經形成的一個中國格局。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健康發展的基石,我們不希望這一政治基礎受到任何干擾和破局。」外交部發言人耿爽的回應最令人矚目,他重申已久違16年的北京對兩岸關係最老舊的三階段論述:「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

《環球時報》4日的社評說得白:「川普(特朗普)是『有意為之』,想利用台灣問題為他上台後與北京進行新的討價還價創造條件。其行為目的是為下一步從中美關係中撈取更多利益造勢…,當前的懲罰行動,應當打向台灣當局,這也是與川普的一種對話。」

特朗普在選戰期間,一再將中國塑造為一個「進行不公平貿易,偷走美國人工作」的國家,揚言一上任就要將中國定為「匯率操縱國」(currency manipulator),不惜對中國出口貨物祭出45%的懲罰性關稅。

特朗普是否會持續這項思維,2017年1月20日正式上任後仍然跟中方打起對抗牌,改變美國40幾年以來的對華政策?還是只是借還沒有正式上任,以生意人的方式,備妥最佳的談判籌碼,即台灣,改善中美間龐大的貿易逆差?又還是,最終會像1980年上任的已故共和黨總統列根(台譯雷根),對台友善,推出的相關政策卻總被官僚擋下,而延續華府在兩岸路線?

特朗普發出Twitter公布他與蔡英文通話後幾個小時,又以反駁批評者追加一則推文,究其深意,似乎是生意人最在乎的商貿關係:「真有趣,美國賣給台灣數十億美元的軍事裝備,卻有人說我不該接這通祝賀電話。」可是隔了兩天即美東時間4日晚上,他又在twitter以更霸道的語氣繼續挑起中美南海衝突的話題寫道:「當他們貶值貨幣(使美國企業難以競爭)、對我們賣過去的產品課以重稅(美國可沒課他們稅),或是在南海中央打造強大軍力時,中國有問過我們的意見嗎?我不這麼認為!」

台灣分析家經常掛著一句話:「兩強之間難為小。」兩強,當然就是指中、美。這時,1971年冷戰時期突破中美關係的共和黨時任國務卿基辛格(季辛格)正以93歲高齡之身,訪問北京,先與中紀委王岐山會面,3日與習近平會面。基辛格11月中旬也曾與特朗普商談外交形勢。台灣,到底是沿著30多年來中美兩國關係把玩的籌碼,還是特朗普這位政治素人,要跳脫出中美台傳統三角關係而把玩新戲碼?不論是北京中央,還是台北的分析家,都在靚觀其變。

時間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