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編輯推介香港人‧語

【群育學校】與「病童」同行40載 培立中心姚院長:最有用的工具是關係

「我都係試下做住先,無諗過做咁耐!」

28年前,明愛培立中心姚順好院長正式完成社工學位訓練,當時社會福利署大量招攬人手,基本上手持社工學位文憑,加入政府機構當註冊社工是十拿九穩的事,但她卻選擇走和別人不一的路。姚院長接受了修女的邀請,重回群育學校之一的培立中心,不過不再是已做了逾10年的前線工作,而是搖身一變成為處理行政管理工作的院長,一做便是28年。

「面對青少年問題,多過問題青少年」

社會對於群育學校的學生一知半解,有些甚至把他們與「作奸犯科」劃上等號。但事實上,轉介到群育學校的學生,大部份都是不能適應主流學校的學習模式及校園生活,例如跟不上學習進度、處理不了群體內的人際關係等。姚院長相信,不是青少年本身有問題,而是青少年在面對問題。他們非外界口中的「問題學童」,而是在成長路途上,面對如傷風感冒一樣的「病」,每個人都有機會遇上。群育學校幫助學生自己經歷、感受、成長,「復康」過後,就可克服問題。

「喺呢班青少年身上做嘅工作,最有用嘅工具係關係。」

學生要走完這條「復康之路」,姚院長坦言最重要的是情感支援。因此,就算學生離開了院舍,即使責任上已經不用再跟進個案,但她仍會繼續關心學生的情況。「關係一旦建立了,不能夠說斷便斷。」姚院長說,不少舊生有空,都特意回到培立中心,找她聊天和找老師們補習。她笑言:「甚至試過有舊生結婚請飲,仲邀請我坐主家席,真係有啲受寵若驚!」院長和學生之間沒有任何血緣關係,但感覺上卻視她為母親,在照顧一大班子女。正如姚院長所言,有些關係,是一生一世的。

「我想每個學生都知道,其實每個人都係好可愛。」

人生道路上,總會荊棘滿途。有些學生在那條路上稍稍比別人走慢了一點,被擠出了「主流」,來到培立中心,就給這班孩子一個重生的機會,重整自己,思考自己的未來。「喺人生路上如果可以幫佢哋加啲油,重新燃點心入面嘅火種,同埋話畀佢哋聽,千奇唔好熄呢團火。我覺得做得到以上兩點,自己已經盡咗責任。」姚院長的工作,就是一直做同行者的角色,陪伴著那些面對困難的孩子,一同跨越重重障礙。

不少香港學生,遇到挑戰時,很容易便會軟弱下來。姚院長寄語:「每個人都是可愛的。」只要細心觀察,環顧四周,不難發覺其實身邊有很多人的愛和鼓勵。香港學生,加油!

快樂院舍 培立中心

位於清水灣道的明愛培立中心,是由政府資助的其中一間群育學校,創校已逾60年,比毗鄰的彩雲邨歷史還要悠久。中心分為學校及院舍兩部份,而經社工轉介入住的學生,一般為13-18歲的女童。中心的宗旨為建設「快樂院舍」,對內方面,中心期望塑造和諧的院舍環境,讓學生能夠感受「家」的感覺;對外則希望透過參與社區服務,與社區保持友好關係,建立「快樂社區」,如積極參與區內長者服務,每年邀請區內隱蔽長者到院舍共吃「團年飯」等,讓學生能在過程中學習與人分享的樂趣。

分階段家舍模式 讓學童重拾生活規律

為提升學生的自理能力,學懂自行管理生活,院舍採用「家」的概念,並採用三階段家舍照顧模式:原家舍、半自治組、自治組。

初入住的學生,會先到原家舍入住九個月。期間,學生的宿舍生活較規律,例如早餐、午膳、晚膳、作息時間等,都依照學校編排的時間表而行。九個月後,學生會進入為期半年的「半自治模式」,中心期望規律的生活能夠變成學生的習慣,並逐步培育自我管理能力,為進入第三階段鋪路。最後,在「自治組」的三個月內,學生會有更多實踐自治生活的訓練機會,準備回歸家庭或獨立生活。

另外,中心更設有「親子閣」,院童可與母親短時間入住,讓以往甚少交流的他們共處,藉此認識和了解對方,建立親子關係。

撰文:韓佩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