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四年多的歐洲難民潮,源自「阿拉伯之春」及其所引起的連鎖效果。2010年尾,從突尼斯及埃及開始的「阿拉伯之春」,最終迫使當政者下台,建立民主政制。不過,一場革命因地域相近而互相影響,但革命過後能否維持和平則因地而異。結果,除了突尼斯較為平穩之外,其餘牽涉的國家皆陷入混亂,利比亞及敍利亞更發生內戰,使向來重視土地的阿拉伯人被迫遷離。
各國在「阿拉伯之春」後的領導階層陷入混亂,這導致伊斯蘭聖戰組織 ISIS 脫穎而出,乘機進佔敍利亞北方土地,成為其「王國」的左翼;至於右翼部份則「受惠於」美國2003年入侵伊拉克,推翻侯賽因,建立遜尼派的親美政府後,迫使部份前伊拉克政府軍及什葉派信徒加入在該國北部邊境盤踞的組織,成為橫跨敍利亞北部及及伊拉克西北部的「國家」。
連場戰爭及被「伊斯蘭國」藉宗教去實施恐怖統治的迫害,使受影響地區的居民逃離家園。水路從北非出發,經地中海前往意大利及希臘,陸路則經土耳其西進希臘,鄰近的國家約旦及黎巴嫩也接受大量難民。2011年2月27日,時任總統薩爾科齊發表演說,已流露出對「阿拉伯之春」可能引發的難民潮和伊斯蘭問題的擔憂。中國及俄羅斯在同年11月,否決了聯合國制裁敍利亞及國際法庭調查敍國戰爭罪行,促使該國情況失控。
根據國際特赦組織發表的2014年全球人權狀況報告,敘利亞內戰亦導致多達400 萬難民流離失所,只有15 萬敘利亞難民獲歐盟國家接收,另有3400 難民在前往歐洲時在地中海遇難。難民想透過登陸「神根公約」國家,再抵達德國、法國及英國等西歐國家,故此在匈牙利成為他們的滯留地方,從2015年9月6日至9月8日,平均每日有8000人由匈牙利經奧地利往德國。
在接受難民議題上,各歐盟成員國出現分歧。經濟實力較強的德國、英國及法國皆願意接收難民,並呼籲歐盟共同承擔責任。可是,受「歐債危機」困擾的希臘及意大利這些地中海國家就拒絕,匈牙利更修築延綿175公里的圍欄,堵截從南方湧進國境的難民。同時,「伊斯蘭國」聲稱已乘難民潮的機會,派遣4000名「戰士」取道土耳其前往歐洲,安全的穩憂左右歐洲各國對難民的取態。現時,難民不是已到達目的地,就是居於環境惡劣的禁閉營等候下一步的安排。
英加收4000難民 增億元援助
教宗動員全歐堂區協助難民
逾4000 IS成員扮難民入歐
白宮:積極考慮回應難民危機
匈牙利女攝記絆難民被解僱
丹麥取消來往德國火車
ISIS成員混入難民營
一名敘利亞人來港尋求庇護
匈牙利或頒布緊急狀態令
英法或聯手空襲伊斯蘭國
德國實施臨時邊境檢查
二戰後最大難民潮 歐國意見分歧爆示威
匈牙利實施嚴格邊境管制
大批難民湧克羅地亞釀混亂 官方指已達極限
東、中歐互推難民 關係惡化
匈牙利授權軍隊橡膠彈射難民
歐盟重新安置12萬難民
美未來兩年擬收逾18萬難民
歐盟倡分擔接收12萬難民
東歐4國反歐盟案斥帶來裂痕
匈警獲授權武力對付越境難民
荷蘭青年設網站助難民覓居所
教宗:要人性化對待難民
難民潮令歐盟成員國交惡
克羅地亞塞爾維亞衝突升溫
歐盟撥10億歐元應付難民潮
德稱30%難民謊稱來自敘利亞
匈宣布接壤塞國邊境緊急狀態
日本暫不接收敘利亞難民
德擬陸邊境設庇護申請檢查
東歐多國不執行歐盟方案
法國空襲叙利亞境內ISIS
德國難民營爆族群衝突
美特朗普倡拒收難民懷疑ISIS 當選即遣返
德國難民營發生集體毆鬥
聯合國:2016年入歐難民70萬
希籲設難民機制 擊偷渡集團
歐盟擬供土耳其大規模經濟援助
日女政治漫畫家譏難民捱轟
歐盟北約軍或駐匈牙利邊界
德州政府向默克爾發最後通碟
首批重置難民意大利往瑞典
默克爾拒停收難民 支持率降
聯合國 世銀擬再資助難民
世衛支持歐洲供難民醫療服務
敘政府稱難民非自願到歐洲
希臘將設接待中心供難民註冊
英內政部悍馬接送難民捱轟
前波蘭總理涉歧視難民被轟
德議院通過加快避難審批程序
赴希臘船隻翻沉3死
保加利亞擊斃阿富汗偷渡客
土耳其關鍵角色 歐援助30億
匈封閉克國邊界大批難民滯留
德難民營治安差 難民低價當娼
支持難民 德市長候選人遇襲
瑞士右傾反移民政黨贏大選
希臘難民營爆群毆
德冀土耳其接收難民
絆難民女攝記擬告難民和Fb
美將查敘難民背景防IS混入
德拘13人涉策動襲擊難民營
瑞典難民之家遭蓄意縱火
英示威者衝擊車站聲援難民
斯洛文尼亞稱收容量近極限
歐盟擴大難民收容設施
歐盟400警赴斯洛文尼亞
克國首輛載難民火車進斯國
奧地利擬在邊界築籬
希臘1日5難民船沉釀11死
德漢殺1難民兒童1名男孩
多艘難民船沉沒 希批歐盟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