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編輯推介

報章社評節錄9.12

《蘋果日報》

萬支警棍落區 市民難有寧日
更令人擔心的是,有多達一萬支警棍流入社區及日常生活中,它們不但可能因各種原因及失誤落入不法分子手中,也可能令「白衣人」或圖謀不軌人士有樣學樣,喬裝休班警察以仿製警棍毆打市民及不同政見人士,然後揚長而去。事實上現時不少穿制服警察也盡量掩飾身份(不顯示個人編號或展示委任證),休班警連制服也沒有,更不要說讓市民知道編號或查閱委任證。不法分子及「白衣人」偽冒休班警的風險大大降低,他們怎會不乘虛而入找機會冒警攻擊市民。換言之,往後7.21元朗白衣人恐襲隨時在港鐵站、巴士站、公園、商場、街頭以至投票站上演,市民勢將更惶惶不可終日,不知何時被身份不明(可能是休班警察)的人以警棍扑得頭破血流,還被困在港鐵站內幾小時不能就醫!

顯而易見,當前出現的白色恐怖氣氛將隨一萬支警棍「落區」變得越來越濃烈,市民對前線警員固然變得更提防,市民之間的關係只有更繃緊,街頭、港鐵站內出現暴力衝突的機會因此大增,隨時有更多市民受襲頭破血流的可怕場面出現。林鄭政府近期不是常說希望促進溝通減少撕裂的嗎?可派發一萬支警棍予休班警員只會幫倒忙,挑動社會紛爭,並令暴力進一步擴散。像這樣的餿主意必須立時取消,否則後患無窮。

《東方日報》

破壞容易建設難 誰領香江度時艱
真心救港便應該要盡快止暴制亂,然後重建經濟,這兩方面都是政府的責任,本來亦具備足夠的條件去完成。特區外匯儲備四千多億美元,為世界前十大;政府有槍有炮有警隊,亦有駐港解放軍支援,背後還有中央及十四億同胞作後盾,根本毋須與暴徒講和。可是管治班子多次證明是扶不起的阿斗,有負前人打下來的江山,寧願向敵獻媚,一跪再跪,到如今反對派威脅「玉石俱焚」,陷入「不是你死便是我亡」的局面,依然妄想溝通對話和解,簡直癡人說夢。與虎謀皮,高度自治變了高度反智,港人治港,最終落得為香港治喪的下場。

《明報》

收地可彰顯公義 關鍵在補償安排
政府積極引用《條例》收地,如何給予地產商「補償」,必須密切留意。即使地產商接受現有做法,根據甲級農地標準,以每平方呎1300多元計算賠償金,可是地產商財雄勢大,仍有很多方法在其他方面向政府索要好處作為「交換條件」,業界也可能趁勢提出各種要求,諸如要政府「減辣」又或廢除一手樓空置稅等措施。如果政府引用《條例》收地只是雷聲大雨點小,實際操作起來地產商原來除笨有精,公眾不會「收貨」。

《星島日報》

「倫港世紀聯姻」成敗 關鍵在中國
英國已經有網上評論,倫交所股東如果接受港交所的收購條件,日後會在港交所佔股約四成一,但要冒「中國隨時可以接收」的風險。這反映外國部分市場人士和投資者對中國政府的戒心。

英國政府的戒心更大,倫交所是國家極其重要的金融基建,掌控國家金融穩定的命脈,商業能源及工業策略大臣利雅華就明言,歡迎外國投資,但會非常仔細研究對英國的安全影響。不止英國,相信美國政府也會密切留意,而英國一天未脫離歐盟,交易也要過歐盟一關。

倫交所股價在港交所併購的消息傳出後,一度飆升近一成半,但升幅隨後大幅收窄,反映市場經過初時的短暫亢奮後,並不看好交易成事的機會。至於香港,消息為沉鬱的政經氣氛注入新鮮空氣,無論交易成功與否,都顯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不可忽視的實力,本港要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必須全力以赴,絕不可自亂陣腳。

《經濟日報》

港交所併購倫交所 高風險高回報
併購能否成功,尚難逆料。雖然倫敦因英國脫歐,勢將流失部分國際金融中心業務,故有更大需要千方百計保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與港交所合併正是出路之一,惟證券交易所屬敏感戰略行業,歐美對華崛起的擔憂又正急升,英國與歐洲政壇固可能出現反對聲音,美國又會否坐視「紐倫港」中兩大金融中心強強聯合,挑戰紐約龍頭地位與美國的金融霸權利益?港交所購倫交所無疑是高風險投資,但從戰略角度而言亦是高回報,應盡努力實現。

《信報》

歐議息風險胃納回歸 候德拉吉臨別送大禮
全球各地多家央行早已搶在歐美前頭減息,中國人民銀行亦於上周五宣布全面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零點五個百分點,連向來並不熱中於利用負利率環境發債推動公共投資的德國,最近也一反常態認為值得一試,好讓歐央行在支撐經濟方面不致孤掌難鳴。

寬鬆政策對改善實體經濟效用多大言人人殊,惟按照全球央行和政府這段日子的動態,維穩已成主調,而阻止經濟衰退更是決策者的頭等大事。從這點着眼,德拉吉應不會冒大失市場所望的風險,令其繼任人、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幹事拉加德甫上任即面對市場動盪。投資者是否滿意德拉吉的「告別騷」尚未可料,但觀乎各地市場風險胃納回歸,世紀大併購再現,可以肯定他們對這份「厚禮」卻之不恭、受之欣然。

《大公報》

港倫交易所合並鞏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
在世界經濟下行加劇形勢之下,港交所重拳並購倫交所,全球為之矚目,突顯香港金融實力與競爭力未有受到近期社會事件嚴重影響。事實上,這宗近三千億並購交易不單止有助提振市場對香港經濟與金融的信心,還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今次港交所並購目標之一,為建設一個橫跨亞歐美時區的國際市場互聯互通平台,推動人民幣金融產品交易。由此突顯香港助力國家資本市場對外開放與促進人民幣國際化方面的功能與作用。

其實,港交所與倫交所作為亞洲與歐洲最大規模的交易所,今次世紀“聯姻”可說是強強聯合,締造了多贏局面。

《文匯報》

法庭權力大責任大 捍衛法治要把好關
法律界有句名言:「法治的公義要被看得見」。市民對司法制度的信心非常重要,這也是良好法治的根本要求。今天不少市民對法庭的某些判決存在異議,並非蔑視法庭,而是擔心法庭的寬縱裁決會影響公眾的法治意識及社會行為;更殷切期望法庭通過行使獨立司法權,捍衞法治,確保「公義的天秤不會傾斜」,維護法治尊嚴不是流於口頭,而是體現在具體的公平公正、令人信服的判決上,讓人看到香港法治的公信力。

《南華早報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Truth behind news has never been so important
Government commitment to debunking rumours is to be welcomed, but whether selective still images can clear the air is another matter, especially when there is a low level of public trust in the government. With social media being the major source of news for many, the importance of disseminating accurate and true information cannot be overstated. The Post became a victim of fake news when an online post claimed we had reported the government would respond to another protest demand. Unlike traditional news media where fact checking is sacrosanct, the sharing of unverified messages is just a click away on social media. That makes responsible journalism and press freedom even more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