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

報章社評節錄10.21

《蘋果日報》

陳同佳的確比林鄭有承擔
至於因「反送中條例」引發的社會抗爭及動盪,林鄭月娥更絕對是罪魁禍首。試想,要不是她一再錯失撤回惡法的機會,要不是她一直不肯正面回應市民的合理訴求,要不是她縱容警隊濫權濫用暴力傷害市民,當前的亂局根本不會發生,更不會越演越烈到接近失控邊緣。

偏偏對於今次史無前例的大錯,林鄭非但不肯承擔,反而諉過於抗爭者及市民,並把自己及濫暴的警隊說成受害者,像這樣的無恥及卸責實在令人作嘔。相對來說,陳同佳的確比林鄭有承擔得多。

《東方日報》

台灣拒收疑兇 政治凌駕公義
其實,撇開所有歪理,只看案件本質,真理不辯自明。若陳同佳在台灣殺人並在當地落網,他在台灣受審便殆無疑問,現在只不過因為他潛逃返港才橫生波折,既然肯自動投案,蔡英文政府又何苦諸多阻撓,令公義無法彰顯,死者無法安息?綠營動輒將人權公義掛在嘴邊,擺出大義凜然狀,實際上講一套做一套,政治操作、選舉操作壓倒一切,難怪連前總統都看不過眼,批評蔡政府自我閹割司法管轄權,棄人權與人命於不顧,非常惡劣。

《明報》

特朗普敘北雙重背叛 中東亂局新玩家紛現
中東的亂局,不僅令俄羅斯在當地提升影響力,中國亦是得益者之一。北京不僅與俄羅斯一道在聯合國維護巴沙爾政府,更同時與伊朗、沙特,甚至以色列、土耳其等各方都關係友好。而在上月,伊拉克總理訪華,更簽署了石油換基建的協議,即中資公司投資伊拉克戰後重建,交換該國每日向華供應10萬桶石油。去年,中國已取代印度成為伊拉克最大貿易伙伴,雙邊貿易額逾300億美元,伊拉克也已是中國第二大石油供應國。這恐怕是當年發動伊拉克戰爭的小布殊總統發夢都想不到的結局,亦會令特朗普不禁哀嘆,美國在中東賠了夫人又折兵,卻原來,是在為他人做嫁衣。

《星島日報》

泛民攬暴力 機關算盡害港累己
這種期盼和平的情緒很可以理解,持續的暴力衝擊嚴重影響社會生活,經濟蕭條更危及普羅大眾飯碗,人心開始思穩,如果內亂沒法平息,更多市民在往後投票時會投向「保穩定」一方。泛民的傳統支持者中,不乏溫和的中間市民,如果這些選民不滿泛民支持暴力,泛民之「得」能否償「失」,是他們要思考的一個問題。

《經濟日報》

脫歐折騰宜速解 英歐再聚焦經濟
約翰遜趁着難得歐盟同意與英達成新協議的契機,宣稱歐盟不會再給予任何談判空間,並利用歐盟對英一再推遲脫歐日期的不耐煩,營造迫切性,議員須在本月底死綫前於脫歐和留歐之間作抉擇。

事實上,英國和歐盟面對經濟衰退的風險升溫,都不想繼續被脫歐這個不穩定因素拖後腿,希望問題盡快明朗化,以便將精力集中在如何提振經濟上,正式離開逾3年的脫歐泥沼。

《信報》

抵制暴力不容緩 彰顯法治挽狂瀾
法治從來是香港最重要的核心價值之一,而激進暴力示威已令此間的秩序瀕於崩潰,「以暴易暴」江湖了斷的扭曲觀念正深陷惡性循環,法治倘失守,「東方之珠」的百年基業將毀諸一旦;而更可悲者,乃誠如蔡維邦所言,最荒謬的是他們的破壞行為沒有「有意義的目的」,徒令香港「捲入毫無意義的虛無主義的火焰中」,到頭來,沒有明智的人會期望持續不斷的動盪可帶來真正民主。

目前香港危在旦夕,暴力怪獸正愈來愈失控肆虐,只有全社會不論「黃、藍」齊聲譴責、合力抵制,方有望挽狂瀾於既倒。政府加快建立有效溝通平台,及時回應市民合理和可行的訴求,使各方務實地同找出路,絕對刻不容緩。

《大公報》

黑衣暴徒就是現代納粹黨
叛國亂港「四人幫」總舵主黎智英日前接受外媒訪問時大放厥詞,污衊「中央奪走香港人的自由」,所以「要抗爭」。但任何不抱政治偏見的人都看見,奪走香港人自由的不是中央,而是黑衣暴徒。黑衣人有無法無天、窮兇極惡、打砸搶燒的自由,一般市民則淪為自由的囚徒,好端端的香港被「自由地」破壞得面目全非,由「安全天堂」墮入「暴亂地獄」。

曾有人相信,當暴徒們累了、倦了,或者因為香港經濟蕭條,一般市民感到痛時,今次暴亂會如上次「佔中」那樣自然落幕。可惜,這只是一廂情願罷了,由於美國擔心中國後來居上,香港已被視為阻撓中國發展的一張牌,或者「中美冷戰的第一戰場」。為了達到「美國第一」的目標,洋奴漢奸及其主子毀掉香港也在所不惜,所謂「攬炒」就是這個意思。

《文匯報》

暴力升級 止暴法律措施也要升級
中資企業如今是本港經濟的中流砥柱,為本港經濟繁榮、提供就業發揮積極貢獻,內地同胞和港人血濃於水,國家更是保持香港繁榮穩定的最堅強後盾,香港和內地是密不可分的命運共同體。暴徒惡意破壞、焚燒中資企業設施,發洩對國家民族的仇恨,傷害內地同胞的感情,更要挑撥兩地關係,用心險惡。這樣做其實嚴重損害香港的利益,打爛港人的飯碗,勢必激起全城公憤,廣大市民將更強烈聲討暴徒針對中資企業的暴行,更堅決支持警方遏止暴力,捍衛中資企業和港人的共同利益。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南華早報》

Surrender of murder suspect just the start to ending social unrest
The focus has long moved from the murder case and the extradition bill to the actions of the police and the government. Chan reportedly expressed hope that his surrender would help ease the tension. But his plan may put Lam in a more embarrassing situation. Now that Chan is finally ready to shoulder responsibility, Lam is under stronger pressure to put an end to the saga. More than four months have passed since the first mass protest broke out but the will and skills to end the crisis are still lac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