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文章生活文藝欄觀影感言觀點

《戰雲密報》:男人,「This is my business.」

電影《戰雲密報》(The Post)基本上沒有貶抑空間,因為強勢的前台幕後,如何表現,不在於方向性說明,只是能在細枝末節的地方點滴說明。更重要者,這部作品實在出色;而且從一種美國文化視野而言,筆者看到美國女性如何重新上路,因為,男人,「This is my business.」(嘉芙蓮如是說)

《戰雲密報》導演是史提芬史匹堡(Steven Spielberg),演員則是梅麗史翠普(Meryl Streep)和湯漢斯(Tom Hanks),這個陣容鼎盛之餘,題材更是美國立國之基本:新聞自由,正如電影中提到第一號修正案的重要性。但筆者看過以後,新聞不是重點,但借著新聞之意義和重要性,以反映另一重要的話題,美國女性之存在意義。

梅麗史翠普飾演《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出版人嘉芙蓮(Katherine Graham);這個角色不但美國報業首位女性出版人,其在電影中更是從一位女性的成長的故事,成長的主題則是另一種女權。

電影不斷地提醒我們,女性在美國男性主導的權力社會中,如何受到排斥。先是嘉芙蓮作為女性主席,其遭投資銀行家如何冷待和看不起。所有職場和權力之場口,只有她一人是女性,甚至她自己亦明言,她是被迫上陣,不過臨危受命。電影又說明,男性如果犯錯或在社會呈現任何負面評語,往往被受「包容」。嘉芙蓮在一個場口表示,自己丈夫分明為自殺身亡,但外界總以意外來說明和解讀,好不奇怪。

最後一幕又說明,《紐時》和《華郵》聯合抗辯,最終勝訴。但紐時人走前向記者發言,嘉芙蓮則走向全女性的群眾之中。

又如,嘉芙蓮在電影中一直表現戰戰兢兢,每一個決定均在考慮考慮又考慮,但同時看到她在電影中如何成長,變得獨當一面,直至最後之決定更頂著《華郵》沒頂的風險,也要堅持刊登機密文件之報道。其中湯漢斯所演的總編,一直在眷戀自己往日如何跟甘迺迪友好的時光,做新聞一直心懷出頭的野心,不好好做新聞,花時去調查《紐時》正在做甚麼好故仔,在在說明他沒有做好本分,也沒有認真去了解嘉芙蓮的困局。最後醒來以明白和了解嘉芙蓮,也得著其太太的一席話。女人暗暗地支持整著作品之劇情。

電影中所有男人都看不起女人,但女人最終跟男人說明:「This is my business.」

希拉莉於2017年5月曾接受訪問時說道,她落敗總統選,乃美國人厭惡女性之心態是原因之一;她又說:「成為首位美國女性總統真是一件大事。」我們從美國電影史看,美國涉及女性之作品,往往以一些世俗生活的故事為要,以新聞作為主線題材,又以女性擔當者,這部《戰雲密報》顯然不一樣。

從1930—1965期間,美國電影以男性視角主導,女性以傳統女性之美為要,同時棲身於男性或男性視覺之下;重要作品:Gone with The Wind(1939)和Waterloo Bridge(1940)。六十年代以後,女性可以走向權力面,其強調女強人形象,以女權回應,爭取涉及工作和女性權益,但往往以一種次文化角度呈現,如《Bonnie and Clyde》(1967)和七十年代《克藍瑪對克藍瑪》。又或者是絶對弱者和受害人,如《沉默的羔羊》。

學者Angela McRobbie指出,電影中職場性別歧視的問題,以及當時社會在既定模式下對兩性形象建構和影響。

《Working Girl》(1988)、《末路狂花》(1991)、《The Devil Wears Prada》(2006)、索女·喪屍·機關槍(Planet Terror)2007、《歡姐當自強 》(Joy) (2015),均在在說明女性如何以非正統的場域跟男性競爭。嘉芙蓮在《戰雲密報》所呈現的意義則美國立國之基本,這是絕不一樣的。正如Judith Butler表示,女性權力與話語權力之運用及實踐,這是展現女性的價值。

「This is my 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