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年青人於上月手持龍獅旗衝入解放軍駐港部隊中環總部,高呼「解放軍撤出香港」,「Hong Kong is our country」。K Team認為這樣做,很難構成港獨危機,認為這批人只不過喊喊港獨口號,無傷大雅。這種想法恐怕是太天真了。
讓我們看看與中國達成「中英聯合聲明」、將香港歸還中國的已故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早前一部奧斯卡金像獎電影《戴卓爾夫人》,飾演鐵娘子的影后梅麗史翠普在戲中說了許多句鐵娘子的名言,包括教訓保守黨黨員要謹慎自己的想法和說話。她說:當心你的思想,因為思想隨時變成說話;當心你的說話,因為說話隨時變成行動;當心你的行動,因為行動隨時會變成習慣;當心你的習慣,因為習慣就會成為你的性格;當心你的性格,因為性格主宰你的命運。 (原文:Watch your thoughts, for they become words. Watch your words, for they become actions. Watch your actions, for they become habits. Watch your habits, for they become your character. And watch your character, for it becomes your destiny.)
年青人憤世疾俗,為社會抱不平,可以理解也不宜苛責。但他們公開呼叫駐港部隊撤離,高喊「Hong Kong is our country」, 這種行為,已經超越了思想、說話的階段,提倡的思想,也不應當它「只是講講而已」而輕視其影響。
同時,K Team將回歸後的香港分割為精神與軀殼,也令人不解。香港自有歷史以來都是中國的一部分;英國在晚清時靠著船堅炮利,逼令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掠奪香港。中央政府於1984年與英國簽訂香港前途協議,同意於1997年由國家收回香港主權及實行港人治港,這個做法當時獲得大部分香港人接受。收回一個地方當然包括居住在這裡的人民。香港從來都是中國的一部分,住在香港的中國人脫離英國殖民地統治,回歸祖國是認祖歸宗。回歸就是回歸,從來沒有分什麼軀殼上或者精神上的。
進來看到 K Team 的名字。
我也很喜歡”Watch your thoughts, for they become words. Watch your words, for they become actions. Watch your actions, for they become habits. Watch your habits, for they become your character. And watch your character, for it becomes your destiny.”這句話我小時候某老師送給學生,是教導自身做人的道理。那4名青年就是應驗了這句名句,從想法,到行動。但我認為,香港社會裡面大部分人應該有理性分析能力,知道搞港獨所帶來的危機和問題。除非現實跟我相反,港人容易被煽動。何況,700萬人搞獨立?以中國共產黨的習慣,嘿嘿,你明白的。
「得到人卻得不到心」這句話是我們的想法,回歸是必然,已經發生,香港不能夠獨立,這是事實。但某些勢力卻是總想獨立,我們只好建議他們,你們精神上自我安慰好了,因為目前我們看不到任何的行動能夠做到香港獨立。況且,也不應該分裂國土。其中比較賴皮的方法,就是「得到人卻得不到心」這句話,「同意於1997年由國家收回香港主權及實行港人治港,這個做法當時獲得大部分香港人接受」,部份人接受並不等於願意或者喜歡這個決定。
我當時年紀還小,不太清楚普遍氣氛。但害怕回歸的人、而有能力的人都應該移民,或者離開香港了吧。
雖然在明報事件上小弟與K Team的看法不些不同, 但在這事上, 我與K Team的看法一致, 不贊同這位作者的批評。
闖軍營只是四個人異見者的行動, 若有違法拘捕他們就可以, 無需用放大鏡將其訴求無限放大, 誇張其影響力, 這只是專制政權打壓異己的慣性手段。此外,如果”精神”只能做”軀殼”的奴隸, 今天大家可能仍然活在滿清時代。
我也同意K-Team 的看法,港獨沒有條件,人心沒有全部回歸也從民調中可以看出。最基本原因,倒不全是意識型態的問題,我想和內地的貪官太多有莫大關係。
我同意陳君的說法。香港從來都是中國的一部份,以前由於不平等條約租了給英國,現在歸還中國,人與地一同歸還是理所當然的事。
又正如K-Team說,如果不喜歡回歸做個中國人的香港人,你們是有自由往外國移民去的,何必要搞到精神與肉體互相矛盾呢?
港獨是沒有條件的,不單是在經濟上,就算是地理環境、生活必需與及大部份香港人的意願上,根本都是不可能脫離中國的。奇怪的是,香港人以前在英政府管治下,心甘情願做殖民地公民,當時也有貪官、也有腐政,而當時的香港人是懂得自己做好自己本分,努力為自己的生活奮鬥,一步一步積極地令自己與及家人得到所要的生活,當時香港人也從來沒有去談獨立。
反觀今天的部份香港人,整日價地發放負面電波,意圖令大多數都跟從着反對團隊放下手頭工作、放下理性分析、放下奮發理想,只是向着負面核心聚攏,把一切責任推向別人,並且希望能夠分享別人的成果。
人心不歸到底是被不歸,還是因為內地貪官,這些問題還是要再細味思考。更要思考的問題就是:“假如有一天中國放棄了香港,香港人真的能夠當家作主嗎?”
我同意Pam Ng說的,「反觀今天的部份香港人,整日價地發放負面電波,意圖令大多數都跟從着反對團隊放下手頭工作、放下理性分析、放下奮發理想,只是向着負面核心聚攏,把一切責任推向別人,並且希望能夠分享別人的成果。」所以我也有點擔心,以後會不會發展成為Chan的憂慮。如何令港人多作理性思考和分析,應該是教育和傳媒的責任。
「有部份人接受回歸,並不等於他們願意或者喜歡這個決定。」這是個有趣的說法,正如你是父母的兒子,但你不喜歡他們,可以與他們脫離關係嗎?先做好自己,再影響父母去接受你的想法,互相尊重是建立良好關係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