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

報章社評節錄8.18

《蘋果日報》

國家安全成了找事兒的萬金油
當海內外小粉紅、五毛群起批評美國對Tik Tok、微信的管制「降」到與中國同一水平,妨礙民眾通訊方便、言論自由時,似乎忘了這也是對中共的管制的諷刺,似乎忘了在微信被動輒封號封群之痛。抖音(Tik Tok是抖音海外版)、微信用戶有批評美國政府的自由,沒有批評中國政府的空間,如此利用民主國家的自由去攻擊其自由及政治,還不准人家找事兒?那種得了好處還賣乖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至於說封殺華為、Tik Tok、微信「必將損害美國自身利益」,何須你操心?

《東方日報》

政府抗疫不力 難有安樂飯食
疫情仍然嚴峻,感染群組遍各界,葵涌貨櫃碼頭是最新重災區。全港新增確診個案雖然稍有回落,但昨日仍然錄得四十四宗,累計病例達四千五百多宗,而且懷疑出現首宗「再度中招」的個案,一名已康復出院的男病人去完西班牙旅行後返港,在機場檢測赫然發現再呈陽性。目前仍然不知他是一直帶病毒,還是再度感染,若是前者,當日讓他出院便有草率之嫌,若是後者,政府不是說有抗體便算康復,具備免疫力嗎?最怕這例子僅冰山一角,有必要對康復者抽樣檢測。

《信報》

香港不宜倉卒推出健康碼
觀乎內地的健康碼,概念其實不一樣。內地民眾大部分情況下根本毋須檢測,主要是透過手機定位訊息判斷風險。內地健康碼是手機應用程式按照風險程度顯示綠碼、黃碼和紅碼,由各地政府運營的系統根據用戶自主申報和防疫大數據自動審核生成,作為疫情時期的數碼化健康證明,用以通行地鐵、社區、辦公場所、商場超市和機場車站等。一旦在某個場所接觸到感染者,綠碼就會變成黃色或紅色,須採取隔離措施。簡單來說,內地健康碼是用來分辨低風險、中風險和高風險地區的人群,持有綠碼的低風險地區人士可以有序出行,免受檢疫隔離等措施約束。

《明報》

銀彈紓困有局限 抗疫須高效追蹤
香港是高度開放小型經濟體,若要讓經濟相對有效運行,無可避免要適度打開門戶對外做生意,輸入病例風險必然存在,本港第三波疫情的出現,與此有密切關係,可是為求防疫緊鎖門戶,亦可能令香港「經濟窒息」。若要避免陷入這樣的兩難,必須擁有強大的病毒檢測、追蹤和隔離能力,這個抗疫「鐵三角」缺一不可。內地可以為香港提供檢測支援,亦可以協助興建方艙醫院收治病人,然而本港的病毒追蹤能力,仍然有待加強。建立一套高效的病毒追蹤系統,無可避免觸及私隱問題,韓國在這方面便有很多爭議,然而疫情之下難有兩全其美方法,各方都要認真思考,倘若魚與熊掌不能兼得,該當如何取捨。

《經濟日報》

控疫先行再撑經濟 大家要忍耐
在疫苗面世前,疫情必然斷斷續續發生,經濟難以全面重啟,港府宜綢繆如何支援受影響行業。若延長補貼工人薪金,新加坡的做法,是根據不同行業復甦情況作出調整,重災區行業如航空、旅遊業獲50%補貼,餐飲、零售業獲30%資助,其他行業10%,嘗試精準運用公帑幫最有需要人士。但如在香港實行,就要特別小心,因政府弱勢,津貼拿得較少的界別,必定會罵不公,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是容易解決的問題。

《大公報》

剝下記協“維護新聞自由”的外衣
記協為虎作倀,令人憤怒,但並不令人意外,因為這是其一貫的本色表演。這些年來,涉及記協的醜聞多不勝數,包括大公報記者被襲擊及“起底”,記協一聲不吭;黑記、假記與暴徒狼狽為奸,記協非但視而不見,反而為其提供記者證;“兒童記者”出現在暴亂現場,記協無動於衷;內地記者去年在機場被暴徒禁錮、虐打,記協避重就輕,反而怪罪受害人“未展示記者證”;黎智英粗言辱罵兼刑事恐嚇記者,記協“扮鵪鶉”不敢出聲。反觀若事件涉“黃媒”記者,記協必定第一時間撲出來,高調捍衛“新聞自由”。

《文匯報》

反對派的真正出路是放棄對抗理性議政
美國特朗普政府為謀求政治私利,瘋狂打壓中國,近期更不斷打「香港牌」企圖遏制中國。反對派議員是繼續充當外部勢力的棋子,甚至利用議會抗爭,為外部勢力插手香港事務提供借口,令國家和香港承受更大外部壓力;還是痛改前非,在香港國安法落實的新形勢下,以港人的利益為依歸,助力香港恢復法治穩定,促進香港與粵港澳大灣區融合,助香港搭上國家發展的快車,讓港人分享更多發展紅利。反對派議員的抉擇,廣大市民會看在眼裏,記在心上。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南華早報》

Swift action needed at homes for elderly in Hong Kong
The case and the coronavirus outbreaks are of course unrelated; but they are disturbing reminders of how bad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could aggravate the plight of the weak and vulnerable in society.
In ruling the 2016 case as natural death, the coroner believed that staff had put gauze and tape into the rectum of the near-paralysed resident at the Cambridge Nursing Home in Ngau Tau Kok to avoid changing his diapers frequent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