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編輯推介

呼吸道樣本新冠病毒檢測陽性比率
1個月內由6.21%急升至13.66%

本港呼吸道樣本對新冠病毒檢測陽性的比率,從4月中的6.21%,升至本月10日的13.66%。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認為與社區群體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關。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今日表示,疫情復常後,香港每隔半年至9個月會經歷一次新冠活躍周期。「參考近年本地及全球的流行病學數據,中心認為新冠已演變成為一種有周期性的風土病。中心的分析顯示,活躍周期與主流變異病毒株變化及社區群體免疫力下降有關。」

最新變異病毒株XDV未引致更嚴重疾病

他續稱,2024年初,本地主流變異病毒株從XBB轉為JN.1,2024年第3季則由JN.1轉為KP.2及KP.3,而今年3月下旬開始再轉為XDV。「現時未有證據顯示XDV會引致更嚴重疾病。值得注意的是,新冠變異病毒株不時改變,因此不能掉以輕心,中心會按世界衞生組織的建議,繼續密切監察變異病毒株的情況,慎防日後可能出現毒性較強或與疫苗不匹配的變異病毒株。」

根據政府的最新監測數據,截至5月10日的一周,檢測陽性率、化驗所新增核酸檢測陽性數目和污水監測新冠病毒含量,在過去4周持續上升。當中,呼吸道樣本對新冠病毒檢測陽性的比率從4周前(4月6日至12日的一周)的6.21%逐步增至13.66%,創近一年新高。污水監測方面,人均新冠病毒含量為每公升約710,000拷貝,較4周前每公升約390,000拷貝亦顯著上升。同期,急症室、普通科門診及定點私家診所的新冠求診比率亦錄得明顯升幅。

徐樂堅表示,復常後的監測數據顯示,香港新冠活躍程度曾出現兩個比較活躍的時段,分別是2023年4月至7月維持約15周,以及去年2月至3月維持約7周。新冠於今年4月中旬(即約4周前)變得較為活躍,參考以往的數據,預料新冠活躍程度會至少在未來數周維持在較高水平。

過去4周30名新冠成人患者死亡

重症及死亡個案方面,根據衞生防護中心中心數字,在過去4個星期,共錄得81宗涉及成年人的新冠嚴重個案,包括30宗死亡個案。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當中83%屬65歲以上的人士。這些較年長的個案中,超過九成有長期病患,而只有1宗個案在過去6個月內曾接種新冠疫苗加強劑。
   
兒童方面,衞生防護中心今年暫錄得5宗嚴重個案,但未有死亡個案。當中2宗有長期病患紀錄,3宗未曾接種新冠疫苗初始劑次。

徐樂堅說,這反映即使兒童過去健康良好,患上新冠後都有機會出現嚴重併發症。「我希望各位家長不要猶豫,盡快帶子女按時完成接種新冠疫苗初始劑次。現時主要流行的XDV變異病毒株與JN.1相關,因此本港使用的JN.1新冠疫苗能有效預防,減低重症和死亡的風險,同時提升群體免疫力。」
   
他補充說,現時高危組群,尤其是長者,接種新冠疫苗額外加強劑的比率偏低,顯示市民不大重視新冠疫苗接種。衞生防護中心透過監測數據及疫苗接種數字推算,65歲或以上長者當中,分別有約75%居於安老院舍的長者,及90%居於社區的長者,未有按照中心建議依時接種新冠疫苗加強劑。「我在此再次呼籲高風險市民,特別是長者和長期病患者,應盡快接種新冠疫苗額外加強劑。」

—————-
主圖片:衞生防護中心新冠毒病疫苗接種計劃網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