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話編輯推介

向西洋菜南街說再見

旺角西洋菜南街行人專用區正式劃上句號,有表演者表示,在街頭獻技十年取得成就感,覺得「殺街」對其影響不大,只是少了一個唱歌的地方。他強調,在街頭表演只為興趣,同時已計劃轉去油麻地廟街、酒樓及屋邨繼續唱歌。

另外,有外國人特意到西洋菜南街表演以賺取生活費,對於當局「殺街」感到可惜……

背景資料:

西洋菜南街在2000年設立行人專用區,原意是希望減少街道的交通流量及降低空氣污染,但吸引了大批街頭表演者聚集,衍生噪音問題,附近居民感到困擾和不滿。

2013年11月,油尖旺區議會以大比數通過縮減旺角行人專用區的開放日數,從此該區域只會在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開放,其他日子則恢復行車,但噪音問題仍未解決。

今年5月,油尖旺區議會討論由經民聯提出的「終止旺角西洋菜南街行人專用區試驗計劃」的動議,最終在18名出席的區議員中,獲15票支持,1票反對,1票棄權,大比數通過。

另一項由獨立議員仇振輝提出的修訂動議,要求政府盡快落實提供戶外及室內場地予街頭表演者表演,在16票支持、無人反對下獲通過。

直至七月,運輸署建議8月4日落實終止旺角西洋菜南街行人專用區,即7月29日(周日)晚為旺角行人專用區的最後一夜。

運輸署向油尖旺區議會提交文件,表示已根據既定程序,透過民政事務處展開地區諮詢,並發信予有關街道的大廈法團、業委會、管理處或個別住戶、商戶、油尖旺區議會當區議員,和油尖旺北分區委員會主席等,收到154份回覆,當中大約97%支持終止西洋菜南街行人專用區的建議。

運輸署表示,一直不定期檢視旺角西洋菜南街行人專用區試驗計劃實施情況,根據過去數年的行人流量調查統計,本年5、6月周末繁忙時段西洋菜南街的行人高峰流量約為每小時10,700至14,800人次。署方已將交通運輸評估結果跟相關部門分享,包括民政事務處、警方、環保署、食環署及路政署。政府相關部門詳細討論後,不反對恢復全面通車。


延伸閱讀:西洋菜南街行人專區終成歷史

Comments (1)

  1. Avatar
    175186 何清怡

    旺角西洋菜街被打回原形,原因是噪音滋擾到附近居民,那麼不應是從噪音方面對症下藥嗎?例如:控制表演者聲量的分貝、限制表演時間等等。而「殺街」卻令旺角失去昔日的文化,也令香港的表演者失去生存空間。

Comment here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