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港人關注的台灣總統選舉在上月落幕,蔡英文以817多萬票成功連任,創下歷史新高。民進黨大打「香港牌」,堅拒大陸對台提出的「一國兩制」方向,又高調支持香港反修例運動,挽回不少民心。蔡英文發表勝利演說時指,相信「香港的朋友」都會為今次勝利感到高興。有人形容,台灣政黨並非真正關心香港,而是「消費」香港,但綜合台灣多個傳媒公布的選情民調,「香港議題」在選前半年一直有影響力。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濟南教會自去年六月反修例運動開始,一直支援香港的抗爭人士。教會主任牧師黃春生回憶,佔中三名發起人之一的朱耀明同樣是牧師,去年四月被判監16個月、緩刑兩年,自此十分關注香港的政局發展。
禱告以外的行動
本港在六月起幾乎每星期都有遊行示威,衝突逐步升級,黃春生表示,認識不少香港牧師朋友,得知年輕人參與抗爭會在背包放遺書,看見示威者內心充滿不安全感,甚至頭破血流,反問自己「除了禱告還可以做甚麼」。
在這名台灣牧師眼中,大陸立場強硬,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多次重申,香港事務屬內政,任何國家不得干預。這番話,令黃春生想到自己曾救過一名受家暴的婦女,其丈夫警告不要插手,但他深知若不插手,那婦女就會被活生生打死。
黃春生:「有良知的人,應該做些事,信仰不應該只停留在禱告,如果只有停留在禱告,那不是真正的信仰。」
他著急地續道,「但聖經說,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耶穌教我們要愛人如己。」
黃春生說能力所及,需要拯救那位婦女,不容其丈夫繼續施襲,套用在香港的情況亦一樣,不能說香港「是我家事」就揮棍打人,「真正對家人有愛,你會亂打人嗎?不會。亂打人的人精神有問題啊!」濟南教會便開始發起收集安全帽活動再轉送香港,「台灣有好多機車,所以有好多頭盔嘛!」
漸漸地,台灣各地紛紛捐來大量物資。每當有人問香港需要甚麼物資,黃春生便建議捐贈者設身處地去思考,以同理心連繫香港,「我哪裡受傷,我便需要甚麼物資。」
逃亡併發症
踏入七月一日,一批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的示威者闖入立法會抗議並大肆破壞、塗鴉區徽、掛上殖民時期的旗幟,警方在立法會大樓外施放催淚彈清場,示威者趕及在警方進場前離開。事後有示威者擔心沒有公平審訊機會及秋後算帳,黃春生指,有些人不敢回家,毅然赴台留學。
黃春生憶述,有一晚凌晨接到示威者的電話,透露由香港飛赴台灣,教會職員隨即核對身份,對方查詢可否暫住教會,但教會卻無地方可住,「但教會附近有不少青年旅舍,我便帶他們到一間旅館住,住宿費由我們支付,白天由工作人員為他們安排。」
這批來自香港的示威者,每天只能入睡數個小時。黃春生及濟南教會安排精神科醫生進行「一對一」治療,發現很多人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黃春生續指,教會亦有安排當地的香港留學生對談,「留學生暑假時到香港參加示威遊行,教會一樣有協助他們約醫生,也有爸媽和小孩來台灣找醫生聊一聊。」
「有逃亡者曾跟我講,我要回香港,我問他,你返去會被人捉,你回去可以幹甚麼?」黃春生說。
黃春生指,曾經接收一名女示威者,說自己睡到一半的時候嗅到催淚氣體的味道,醫生說「台灣沒有催淚瓦斯,應該是你在香港的記憶一直痛在裡面」。有些人生理受影響,大部分都有肚瀉,嚴重的個案更持續一個月。另外亦有個案,原定跟醫生預約診症但無現身,黃春生問他在哪,對方說人在花蓮,醫生聽到便說換個環境更佳,不用再求醫。
黃春生表示,不會主動找逃亡的示威者,亦不會保存個人資料,即使送院求醫的資料亦小心處理以免外洩,「這些資料只有醫院知道,我不會留相關資料。教會與家長也會幫助逃亡者支付醫藥費。」
政教應分離?
當政治遇上宗教,以本港為例,五年前的「雨傘運動」,信徒開始以「顏色」區分政治立場,有人提倡「政教分離」,避免教會與政府和政治團體有連繫,甚至避談政治。五年後的「反修例運動」,則有宗教團體集會奏唱詩歌或發起聯署活動。被問到政教應否分離,黃春生表示,明白香港教會的壓力比台灣大,因而不敢涉足政治,但認為教會即使未能達到信徒心中的標準,也不需要攻擊教會。
他坦言,聖經描述的事蹟本身就與政治息息相關,由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逃離埃及,至耶穌在羅馬帝國誕生,全部都有政治性。他補充,不是要建立一個地上的帝國,而是期待成立一個充滿公義的國度。
「行公義要對誰講?是對那些受壓迫者嗎?不是喇!是對不正當的政權說」黃春生說。
「反修例」引起一連串前所未有的政治風波,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明修例初衷是為填補法律漏洞,涉及港人在台灣殺害女友逃回香港的案件。
對於聖公會教省秘書長管浩鳴協助逃犯陳同佳,黃春生不予置評,「你(管浩鳴)要去救的人,香港本地就有上千個學生被抓,那一些才是你應該去救的嘛,如果你對林鄭政權那麼有影響力。」
黃春生表示,曾經對一位示威者說,「如果你今天上街頭是因爲失敗而上街頭,你為什麼上街頭?就是因為你覺得會贏。就算我們今代沒有贏,我們下一代也會贏。就像我的爸爸爺爺那一代,他們經歷『二二八運動』及『白色恐怖』,他們也覺得沒有盼望。30年前的學生運動帶來台灣今天的民主自由發展,這個是意想不同的。」
台港共同體
「今日香港,明日台灣」,是2014年台灣太陽花學運的口號,當年引香港為鑑,反對被認為會損害台灣經濟的《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該口號納入民進黨蔡英文競逐連任總統的部署,期望選民就大陸向台灣提出「一國兩制」表態。
黃春生說,兩岸處於「戰爭階段」,大陸從未停止威脅攻打台灣,又不斷打媒體網絡戰,「今日台灣,明日香港」更貼近現況。他指,台灣如果愈民主自由,愈有機會影響香港,相信港人都希望變成台灣,深信香港終有一日能緊隨台灣,成為一個民主自由的社會。
記者:郭嘉輝、陳極彰、潘曉豐、鄧佩茹
攝影:陳極彰
Comment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