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敢批

反水客變反遊客 港人也受害

主持:鍾溥敏


【文字版】

連續多個星期有市民到不同地點參與反水貨客行動,先由光復上水開始,之後元朗、屯門,最近落到尖沙咀,由最初幾十個上水市民遊行反水貨客,變成大型的示威活動,越演越烈,越演越亂。

水貨客只是其中一個火頭,不少內地旅客擺出殷客心態,財大氣粗,隨處便溺的不文明行為令人側目,文化差異進一步惡化中港關係,令香港市民鼓譟,間接導致這次反內地客行動。

被怒火蒙蔽的示威者,指罵拖着行李篋的內地遊客,向懷疑水貨客的途人叫囂,觸發罵戰,連細路女亦被鬧至嚎哭,有時候,連路過港人亦被圍攻,部分甚至動手,起腳踢內地人的行李篋,衝入店舖滋擾,商戶無法營業,要落閘。

問題癥結在於市民不滿香港政府在政制或自由行問題上,沒有實權,一切要聽中央指示,港人最初有意見發表,政府卻充耳不聞,結果積累怨氣,唯有用自己方法解決,透過攻擊內地遊客洩憤。市民與政府和中央的矛盾一直無法解決,問題也會持續。

事實上,連續數星期的行動對香港的形象必定有負面影響,亦擔心港人日後返回內地,會反成為被針對的對象。參與者將行動升級,影響到相關地區出入的香港人,開始有反效果,大家必須考慮清楚,示威是否仍是正義之師,否則不得人心。

撰文:鍾溥敏

Comments (2)

  1. 内地人來港消費,主要有兩大原因,第一是因為國内關税太重,導致貨品相對較香港貴,加上人民幤升值,來港消費會比較“化算”;另一原因就是内地假貨頻生,來港購物會較有保證,而水貨客則是基於以上兩點,而衍生出來的一種“職業”。歸根究底,就是來港消費對内地人有好處,才會造成今日的境況,原因其實可以理解,但問題就出在,香港人的利益就因為這樣而被犧牲了,而政府卻一直没有正視此問題,日積月累的怨氣便造成今天的示威行動,所謂“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内地人香港人對自己的行為都有理據,問題能否解决,關鍵就在於內地和香港政府,能否正視問題,訂立一些有效的政策,調解各方的爭執,否則,繼續空口説白話,問題只會愈來愈嚴重,衝突只會愈來愈多。

  2. 的確,近日的反水貨客示威因胡亂鬧人,而令一些由支持行動的人變成反對。我想參與或組織行動的人要想清楚行動的宗旨,否則只會如同水貨客一樣受人責備。

Comment here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