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地帶生活文藝欄

【歷史有話兒】《給愛麗絲》誕生207年

207年前的今天,一首耳熟能詳的樂曲誕生。《給愛麗絲》(德:Für Elise)是德國著名作曲家、鋼琴演奏家貝多芬,於1810年4月27日創作的A小調輪舞曲。不過,此曲在貝多芬在世時未有公開發表,直到1867年才被人發現,更在其原稿上找到貝多芬手蹟。

Therese Malfatt畫像(網絡圖片)

對於《給愛麗絲》的創作來源,曲名所指是誰,迄今仍然沒有定論。不過,普遍認為此曲的創作靈感,其實來自一位貝多芬生前愛上的女生的故事,而真正的曲名應是「致特蕾澤(Therese)」,取名自Therese Malfatti。

有研究專家指,「愛麗絲」其實是德國女高音Elisabeth Röckel  (網絡圖片)

據說,特蕾澤是貝多芬的學生,貝多芬對她漸生好感。有一次在愉悅的情況下寫了一首《A小調巴加泰勒》給她,在樂譜寫上「為愛麗絲而作,1810年4月27日,美麗的回憶,路德溫‧凡‧貝多芬」,該樂譜便一直由特蕾澤持有。直到1867年,一位德國音樂家在特蕾澤的遺物中找到該手稿,及後出版時將《給特蕾澤》錯寫成《給愛麗絲》。

以上的故事是最為浪漫,且較為廣泛傳頌的版本。時至今日,即使未聽過這背後的故事,也一定會聽過這首《給愛麗絲》。很多學習音樂的人,都會聽過這首樂曲。在台灣,垃圾車會播放音樂以提醒家戶拿垃圾出來傾倒,使用的大多是《給愛麗絲》和《少女的祈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