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隨筆編輯推介觀點

【教學隨筆】瞬間是永恆是布列松(宋淑慧)

如果可以飛,一定去台北,到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欣賞布列松在中國:1948-1949/1958展覽。

正如北美館簡介:《布列松在中國:1948-1949/1958》是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在其報導攝影生涯中非常獨特且重要之集結,也是他中國相關作品的首度研究與專題展出。

大家熟悉中國歷史都知道,48-49年是分水嶺,共產黨成立新中國,國民黨敗走台灣,布列松就在此時此刻停留中國十個月,按下快門以他瞬間鏡頭捕足了歷史巨變,讓世人了解在政權更迭的沸騰民生、人世滄桑。

雖然我們無法去現場參觀,網上影帶視頻豐富,看了不下十幾段影片和解說,對這攝影巨擘的展覽作品多了認識,而我建議新聞傳播系學生,尤其是對新聞攝影有興趣者更有必要向他取經,閱讀他的著作,學習他推廣的「瞬間美學」理論。

布列松影響了幾代追求以鏡頭表述塵世軼事、歷史時刻的攝影師,他的「瞬間美學」理論堪稱影響了全球的媒體和影像,布列松這個名字通常被認為是「現代新聞攝影之父」,他的作品集《決定性瞬間》被譽為首本新聞攝影著作,成為無數攝影愛好者的教科書。他創建的Magnum是世界上影響力最大和時間最長的攝影機構,被譽為當代世界攝影十傑之一的抓拍攝影大師。

那麼什麼是《決定性瞬間》the decisive moment?這是布列松1952年在他的攝影集中提出的攝影美學觀念,特指通過抓拍手段在極短暫的幾分之一秒的瞬間中將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物加以概括。「在生活中發生的每一個事件裏,都有一個決定性的瞬間,當這個瞬間來臨時,周圍的諸種因素會排列成最具意義、最為協調的幾何形態,並顯示出某一事件的完整面貌,這個瞬眼即逝的瞬間,就是決定性瞬間。」此理念也為廣大同行接受和仿效。他選取的素材通常都是微小的「在攝影中,最小的事物可以成為偉大的主題 」。因而,他的相機對準的都是我們現實中可見的、熟悉的平凡人和物……

正如是次展覽中之影像,時值國共內戰,歷史巨變,但鏡頭中不見戰爭的炮火硝煙,只「突顯大時代下的人間煙火」,是小人物的生活遭逢,他對攝影工作曾要求「你必須要在當地生活,去接觸了解當地人,並建立關係。你要將自己的心態,調整到跟當地人一樣的狀態,你不應該評論任何人與事物,儘量保持和善,去喜歡他們,不要無禮,不要難搞,因為你的態度將會回到你自己身上 。」他用照片說明在當刻中國的所見所聞,讓參觀者感受那大變降臨的一刻,真實如親身經歷,正如參觀後的部分大學生在上載影片形容:看展品後,心情沉重,歷史重量壓在心頭……;當然更多人認同以人說故事的紀實手法。展出的這系列照片也成為報導攝影史上最好的作品之一。

布列松認為,攝影作品承擔着重要的社會責任,每個攝影師都應深具尊嚴感,都應意識到:無論一幅攝影作品畫面多麼輝煌、技術多麼到位,如果它遠離了愛,遠離了對人類的理解,遠離了對人類命運的認知,那麼它一定不是一件成功的作品。而他對一切經過加工或導演的照片沒有興趣,他形容「相機是素描本,直覺與自發性反應的工具…… 對我來說,照相機就是一本寫生簿,捕捉即時靈感的工具,你要在瞬間對你所看到的一切提問並做出決定,通過一個有限的取景器,向人們解釋這個世界發生了什麼…… 攝影者需憑藉極為精簡的方法,才能達到表現上的單純。」當然,這最直接簡單的表達手法並不簡單,可要你訓練有素,對鏡頭敏感…… 真心愛這份工作吧!

可惜飛不了,否則一定去台北…………

宋淑慧
資深傳媒人

(封面截圖自 臺北市立美術館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附加資料:

本展覽由米榭勒.費佐 (Michel Frizot) 與蘇盈龍共同策畫,展出約170件原版照片,以及相關之書信原件與雜誌。

主辦單位:臺北市立美術館
合作單位:法國布列松基金會


上網學習、分享及欣賞展品
1. 布列松關於「中國1948-1949」及報導攝影的一些想法|Henri Cartier-Bresson:China,1948-1949/195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ht-JLyjMno

2.「布列松在中國」攝影展 @台北市立美術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guON_DZW3o

3. 捕獲野生攝影師!!!報導攝影大師布列松 at 北美館
楊凱文 Photography & Startup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exdhNo6Cl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