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錕

高錕

 

身份:光纖通訊、電機工程專家,被譽為「光纖之父」。

 

出生:1933年11月4日,生於中國上海,祖籍江蘇金山。

 

家庭:

‧祖父是清末民初時期南社文人高吹萬

‧父親高君湘是留美歸國的律師

‧堂叔父高君平為天文學家

‧弟弟高鋙為美國天主教大學終身教授

‧1959年與黃美芸結婚,育有長子明漳、次女明淇。

 

學歷:

‧10歲時入讀上海世界學校

‧1949年入讀香港聖若瑟書院就讀中學四年級

‧高中畢業後考上香港大學,但立志攻讀電機工程,於是輾轉就讀位於倫敦東部的伍利奇理工學院(現為格林威治大學)。

‧1957年取得英國倫敦大學學院電子工程理學學士學位

‧1965年任職國際電話電報公司時,取得倫敦大學學院電機工程哲學博士學位。

 

早年生活:

1948年家族移居台灣,其後高錕父親攜家眷遷往香港。

 

工作歷程:

‧1957年進入國際電話電報公司(ITT),在旗下一英國子公司標準電話與電纜公司任工程師。

‧1960年進入ITT設於英國的歐洲中央研究機構——標準電信實驗有限公司,職位從研究科學家升至研究經理。

‧高錕在ITT時期,鑽研利用玻璃纖維進行訊號傳送,並將實驗成果發表多篇論文,其中在1966年發表的《光頻率介質纖維表面波導》論文中指出:用石英基玻璃纖維進行長距離訊息傳遞,將帶來一場通訊事業的革命。

‧1970年應香港中文大學邀請籌辦電子系(現稱電子工程學系),擔任香港中文大學電子系教授及講座教授,任職4年。

‧1974年返回ITT公司,在位於美國弗吉尼亞州勞諾克的光電產品部擔任主任科學家,後擢升為工程主任。

‧1982年,因卓越的研究與管理才能而獲任命為首位「ITT執行科學家」,在康涅狄格州的先進技術中心工作。

‧1987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學第三任校長,並在1989年創立訊息工程學系,直至2009年正式退休,同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97年返港成立「高科橋公司」提供科技顧問服務,同時擔任香港特區政府科技創新委員會委員。

‧2000年在大埔工業村投資成立「高科橋光纖有限公司」,生產光纖,後於2003年易主更名「高科橋光通信有限公司」。

 

榮譽學位:

1985年: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理學博士

1990年:英國塞薩斯大學榮譽理學博士

1990年:中華民國國立交通大學名譽工學博士

1991年:日本創價大學榮譽博士

1992年:中央研究院院士(數理科學組)

1992年:英國格拉茲高大學榮譽工程學博士

1994年:英國達勒姆大學榮譽理學博士

1995年:澳洲格理斐思大學第一服務榮譽博士

1996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外籍院士)

2010年: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名譽科學博士

2011年:香港大學榮譽科學博士

 

獎項:

1976年:美國矽酸鹽學會「摩尼獎」(The Morey Award)

1977年:美國富蘭克林研究所「史特活·柏蘭亭獎章」(The Stewart Ballantine Medal)

1978年:英國蘭克信託基金會「蘭克獎」(The Rank Prize)

1978年: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摩理斯·H·利柏曼紀念獎」(IEEE Morris N. Liebmann Memorial Award)

1979年:瑞典艾力松基金會「L·M·艾力松國際獎」(The L. M. Ericsson International Prize)

1980年:美國軍用通訊與電子協會(Armed Forces Communications and Electronics Association)「金章獎」(The Gold Medal)

1985年:美國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亞歷山大·格林姆·貝爾獎章」(IEEE Alexander Graham Bell Medal)

1985年:美國馬可尼基金會「馬可尼國際科學家獎」(The Marconi International Scientist Award)

1985年:意大利熱那亞市「哥倫布獎章」(The Columbus Medal)

1987年:日本通訊及計算機促進基金會「通訊及計算機獎」(The C & C Prize)

1989年:英國電機工程師學會「法拉第獎章」(Faraday Medal)

1989年:美國物理學會「詹姆斯·C·麥高第新材料獎」(James C. McGroddy Prize for New Materials)

1992年:光學工程國際協會(SPIE)「協會金章獎」(Gold Medal of the Society)

1995年:世界工程組織協會「傑出工程成就金章」(Gold Medal for Engineering Excellence)

1996年:英國皇家工程學院「菲臘親王獎章」(Prince Philip Medal)

1996年:第十二屆「日本國際獎」(日本国際賞)

1999年:美國國家工程學會「查爾斯·斯塔克·德雷珀獎」(Charles Stark Draper),與莫拉(Robert D. Maurer)和麥克契斯尼(John B. MacChesney)共同獲得。

2006年:香港工程師學會榮譽大獎(The HKIE Gold Medal)

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一半獎項)

 

殊勳:

1993年:英帝國司令勳章

2010年:英帝國爵級司令勳章

2010年:香港大紫荊勳章

 

其他殊榮: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於1996年宣布命名一顆新發現的小行星為「高錕星」(國際編號3463),以表揚他在科學上所做的傑出貢獻。

 

公職:

1994年至1997年擔任香港港事顧問

 

時間軸